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莲花山路书(上)

(2012-09-05 13:25:37)
标签:

杂谈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位于鹿泉市城西3.5公里处,距省会石家庄16公里西邻河北省名山抱犊寨,东接平原古城鹿泉市,南靠佛教名刹灵岩寺,北至鹿泉八景白鹿泉,鹿泉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山体呈南北走向的莲花山,最高峰为海拔518.2米的北峰,与海拔513米的南峰遥相呼应,形成犄角之势,构成了扼守通往抱犊寨的天然关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莲花山既是古往今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是道家施教的风水宝地。莲花山地貌虽属低山,因与山前平原相对高程在400余米,而显得峻峭高耸。其山体岩性为奥陶系灰岩,岩层微向西倾,由于在新构造运动中阶段性抬升以及外力剥蚀作用,形成塔柱状的山体造型,远望南峰顶部形似莲花,雄伟秀丽,故名莲花山。莲花山路书(上)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上莲花山的正道、野道很多,可根据强度和难度大小选择不同的路线。由于莲花山南北走向,决定其坐西面东,以抱犊寨停车场为基点,南面的上山路线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条,按由南至北顺序区分如下

一、莲花山景区大门南侧山梁上山。此路线是强度和难度指数系中等的户外攀爬野路,适合于具有一定户外运动经验者行走。具体路线:由抱犊寨停车场向南沿着水泥路走到头,先下沟后沿着一条坡度较平缓的小路上山,待走到一座凉亭后右拐,随着坡度由缓变陡,山体逐渐崎岖和陡峭。当前行到一处山脊后,直行可经过一段灌木丛林后,再沿着陡峭的山体连续攀岩上到南峰顶,狭长的顶部长满灌木荆棘,因游人很少涉足此地,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未受到破坏,一切都是原汁原味。站在顶部向北眺望,雄伟壮观的抱犊寨尽收眼底;放眼东方,浑浊的鹿泉市一目了然;向西望去,灵岩古寺静坐山谷之中;俯瞰山南,石太高速公路蜿蜒于山中。从南峰下行路线陡峭,可直抵坐落在南北峰鞍部的通霄阁;如果不攀登顶峰,可右行沿着山腰斜面的羊肠小道直抵通霄阁。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二、莲花山景区大门入山。此路线是缓慢坡正道,适合男女老幼,门票2元。具体路线:由抱犊寨停车场向南沿着水泥路走到一座桥后,向右拐沿路直行至一座石碑后开始拾级而上,经过小庙就到了莲花山。购买门票后,如想求财神、土地、药王等神仙,可在山门两侧这些神仙栖息的小庙拜拜,不想拜可经山门拾级而上来到石砌的山神、奶奶、皇姑、送子殿,这些窑洞式殿庙可比下面的小庙气派多了。穿殿而过,再拾级而上就到了大雄宝殿,到此也就结束了求神拜佛的程序。过了大雄宝殿沿着石砌的山路上行,沿路可见大圣庙、眼光娘娘、文昌等等不起眼的小庙,最后直抵通宵阁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三、莲花山景区大门北侧山梁上山。此路线难度不大但有一定强度,适合经常参加户外运动者登山。具体路线:由抱犊寨停车场向南沿着水泥路行走大约200米,向右下了水泥路沿着一条不起眼的小路上山,经过连续不断上行至山腰处,来到一条三叉小路后向左继续前行。这条小路的右边有3——4条不明显的小路可直抵花花山北峰,由于小路蜿蜒于崎岖陡峭的山体上,途中需要劈荆斩棘和高难度的攀岩,对没有户外登山经验者来说是禁区。对一般户外爱好者来说可继续沿着此条小路前行,当再次遇到三岔口时,前行可与第二条上山路线会合;向右沿着上行小路穿梭于密林丛中,沿路可见两座天然洞穴,一座洞穴里供奉一尊弥勒大佛雕像,再行数步又有一座进深数米的较大洞穴,左侧的洞壁渗有山水滴入一处不大的水池,清澈见底的山泉水甘冽清凉,喝起来极为爽口。池里倒影着一尊观音菩萨塑当地人称为“滴水观音”。两座洞穴顶部和洞壁都有碳酸钙沉积的钟乳石。看完洞穴继续沿着崎岖的小路上行几百米,与第二条上山路线会合后,右转直抵通宵阁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四、抱犊寨停车场南侧山梁上山。此路线左右两边是山谷,左边山谷通往莲花山景区正门,右边山谷是通往抱犊寨的台阶路。由于此线坡度平缓,植被较少,难度和强度低,是适合男女老幼登山健身的一条野路,一年四季游人不断,犹以春秋最盛。当上到一座凸出山体前有一岔路,向左沿着一条窄道可与第三条上山路线小道会合;如向右经一段不长的小道直抵抱犊寨阶梯道,上到两山之间的鞍部平台后,右行可去抱犊寨,左行可到莲花山北门。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以上四条莲花山路线,无论走哪条最终的交汇点通宵阁是一清雍年间修建的石砌山门,

东面的门楣上镶有一块石碑,上书“通霄阁”三个大字,西面的门楣上也镶有一块石碑,上书“莲峯锦障”四个大字。这座石门,可以说是莲花山唯一保留下来的古迹。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莲花山路书(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