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灵岩寺  寻鹿泉八景

(2011-03-14 11:52:10)
标签:

杂谈

    看完土门关,我们驱车前往鹿泉市枣林村村西的灵岩寺。当我们来到大门口时,看见大门正门上方匾楣上书写“极乐寺”三个大字,怎么不是鹿泉八景之一的灵岩寺啊,带着疑问进入正门即天王殿,殿内正中是天王塑像背后则是弥勒佛,左右为四大天王。天王殿左右建有钟楼和鼓楼,主院中有送子观音塑像一尊,其后是三圣殿(正殿)和药王殿、地藏殿,另有佛母殿、禅师殿列主院东西两侧。寺院布局为坐北朝南,从院内仅存五块清代石碑所刻的碑文看,灵岩寺始建于金,重修于明、清。原有的并排两座寺院建筑都已毁坏,现在的建筑均为近年所建。从主院腰墙穿过便进入后院,过了拱形桥就是一座刚建好但还没有名称的大殿。西边建有一座藏式喇嘛白塔,塔身上圆下方,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火花纹,表示佛法普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佛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白塔西面的山顶上新建有仿青海塔尔寺的八宝如意塔。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看完灵岩寺,我似乎明白了为何把历史悠久的灵岩寺改为极乐寺,主要是从寺院的布局来划分:一是要有天王殿,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二是要有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三是要有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四是要有钟鼓楼。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为何要把藏传佛教的白塔(现称时轮塔)和八宝如意塔(现称如来八塔)建筑风格引入到灵岩寺(极乐寺)呢?据了解是为了打造鹿泉灵岩古寺佛教文化博览园。不管是发扬光大佛教精神;还是拓展旅游业。这种“拉郎配”的大杂烩思维方式,有点画蛇添足和不伦不类的感觉。其实,与其牵强附会地发展宗教旅游,不如还历史悠久的灵岩寺本来面目。

    灵岩寺往西250米处的海螺山脚下有一天然洞穴,称为灵岩洞。相传此洞韩信在背水一战时曾用于藏兵。现在的洞口装有厚重的水泥门,可能是上个世纪军事所用。我们打着手电进入洞内,开始探访全长208米的洞穴,俗称“十八连珠洞”。经后人探寻证实,实际上只有九个洞穴,称九节连珠洞。第一洞穴最大,高约5米,宽10米,洞庭约500平方米,宛如一座宽阔的大厅。厅中央供奉着一座高2米多的坐佛(据说原来的坐佛,是用洞内整块天然石头雕刻而成,可惜在1966年铁路二站占用时,将佛像砸毁)。洞壁有一些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钟乳石。再往里面走几米,只见有一处洞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一座没有被毁坏的石雕佛,恐怕这尊佛是灵岩洞的精华所在。看完这尊佛后,里面的一切令人大失所望,已经看不见当年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景色各异的洞穴奇观。传说中的第二洞穴浑圆深邃,洞壁水珠滴淌,异彩闪耀。第四洞穴滴水如春雨,并伴有叮咚之声,如琴、筝弹奏。第五洞穴称“天外天”,洞壁高处突出一块巨石,可容数人坐卧,犹如空中仙阁。如今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洞中盖起或大或小的房屋、餐厅、蓄水池等,破坏了洞穴的原始和自然状态,令人心疼、惋惜。古人曾描述的“洞之首出山阳,尾通山阴,曲折里许,幽眇绝尘,鞠躬而进,每入一珠 ,乖如乳彩,散如花余”。已是文字上的记录,“灵岩隐动自天成”的景观已是荡然无存。洞穴是没什么看头了,吸引我们的是有一处“洞天福地”,刺激着大家的洞穴攀岩欲望,距离虽然不长,但险峻陡峭,经过十几分钟的攀岩,全部安全到达出口,结束了灵岩洞的探寻。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探访灵岩寺 <wbr> <wbr>寻鹿泉八景
    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灵岩寺因洞而名,灵岩洞又因寺而传名。在《获鹿县志》上记载了获鹿八景诗:“灵岩隐动自天成,抱犊峰岚瑞蔼宁。雨过海山石柏现,云开横岭翠屏生。残碑剥落遗韩庙,烟树苍茫锁赵陵。更有龙池施夜雨,鹿泉水涌若珠倾”。第一句就是鹿泉八景之一的灵岩洞可以看出古时的获鹿是一处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鹿泉的相关部门虽然认识到八景的价值所在后,开始进行动工整修,灵岩寺重建工程已于2003年完工,灵岩古寺佛教文化博览园将于2014年完工。但不伦不类的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究竟能吸引多少游客来呢?我拭目以待。在按动快门的瞬间,不但记录下历史的沧桑,也记录着鹿泉文化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