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暖春之调——鸡鸣寺

(2009-03-27 21:20:38)
标签:

鸡鸣寺

香火

寺庙

大钟亭公园

药师佛塔

鸡鸣山

文化

分类: 游走天下,玩遍山水—旅游笔记

今日天气非常不错。

起个大早,洗漱收拾妥当,晾晒好被子便和舍友们出去,开始了这个春天的首次集体游行,目的地是鸡鸣寺。

历史曾经无比眷顾南京。自今以溯,凡五千年,建业情怀,金陵风物,那些附着在历史虚镜上的形声色意,所谓楚秦王气、南朝烟云、赵宋残阳、明朝宫阙、天国风雨者,或托于古巷,或附于丘阿,或以师表,或以词生。凡此种种,都在这座古城千年的皇皇之旅中流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文化意味,总让人在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中细细品味出她撼动人心的魅力。

南京地区寺庙的演变发展,大体经历了六朝的形成发展期、隋唐宋元的压制衰落期、明清的繁荣兴盛期、近现代的曲折复新期。在明代繁荣兴盛期,朝廷颁布了一系列佛教政策,使寺庙成为具有一定官办性质的实体,形成了大寺管中寺、中寺管小寺的“金字塔”结构。报恩寺、灵谷寺、天界寺三大刹和能仁寺、鸡鸣寺、栖霞寺、静海寺、弘觉寺五个次大刹一起,合称为“南京八大寺”。随着时代的变迁,鸡鸣寺现在无论从规模上、地位上,还是从名声上、香火上,它都无愧于金陵大刹的称号。

鸡鸣寺至少有一下几点,可以在人们大脑皮层上打下烙印:

一是园连园。鸡鸣山又称作鸡笼山、北极阁,鸡鸣寺坐落在全市景色秀美的玄武风光带的最佳处鸡鸣山上。它的周围十余个公园紧密相连,东北边是玄武湖公园、台城花园;东边是九华山公园;南边是和平公园、珍珠小游园;西边是北极阁公园、鼓楼市民广场、大钟亭公园、鼓楼公园等。鸡鸣寺处在这个山、水、城、林、寺、塔的城内结合部。登塔临风,有一种“如诗如幻”的享受。

二是高而美。这是南京城内位置最高的寺庙之一。游人一到达南京火车站,或一进太平门,在三五里路之外,就能看到耸于云表的鸡鸣寺药师佛塔,就想去看一看这里的美景,领略一下这里的人文景观,品一品更多的历史故事;美,鸡鸣寺的风光可以说是美不胜收。

三是古味足。据专家近年考证,鸡鸣寺址的前身是三国宋吴时的栖玄寺,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了。

四是王气浓。据记载:“晋元帝、明帝、成帝、哀帝四陵,皆在(鸡笼山)山南。中有佛寺五所。东晋皇陵选在鸡笼山南,可见此地风水之佳。

五是奇而特。说鸡鸣山至少有六奇,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考证。

六是传统正。鸡鸣寺从历史到现在,都贯穿着一根健康向上的主线,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精神。

鸡鸣寺是历代寺庙兴衰演变的缩影。今日鸡鸣寺,飞檐翘角的殿堂,错落有致,巍峨壮丽;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纷至沓来。法音和谐,一派生机。

我们此行的目的和纯正,烧烧香、拜拜佛而已。

身置此处,尽处皆是袅袅的淡然香火味道,因而我尽可以追求到心所神往的平心静气和脱开世俗而得来的安逸与释然。手秉三炷香,笨拙地像身边的善男信女们学习顶礼膜拜之法,立于香炉之前,双手持香置于颌前依次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拜过,再将手中的香火插在燃炉里的香灰上面,然后自上而下,穿过各个佛堂,一一叩拜各位神灵,心诚之极。

对于鸡鸣寺的斋饭早有所耳闻,出了寺门,在寺旁的百味斋有幸品赏了几味素食小点。

1.               莲子黑米糕:在我们点的这几味点心当中,这是个头最小的,价格却是最高的,关键是味道很一般。不过看起来还是很诱人的。

2.               素烧卖:与上面的干好反过来了,个头很大,皮儿极薄,如玉般剔透,包裹在里面的饭粒晶晶莹莹的几欲破皮而出,咬上一口,嘴里顿时升起一股亦浓亦淡的植物油脂特有的芳香气息,真叫人不忍吞入胃里。

3.               野味荠菜香菇煎饺: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吃,煎的微黄外衣里面的内容亦是异常丰富,包在里面的香菇充当起了肉的角色,轻轻咬破,嘴里眼里尽是荤素配极的曼妙,再稍稍蘸点用辣酱调制的香醋,哈哈

4.               金玉萝卜糕:这道是我点的,不过与我期望中的有很大的差距,我以为这里面会有极浓的春天的青嫩萝卜的香味儿,可是咬开一看,妈呀,厚厚的面胶裹了极少的萝卜丝,还好,味道并不是很差,蘸上醋也还不错。

值得一说的是斋里面的环境,古朴典雅的餐桌和坐席透着淡淡的香火韵味,满堂绕着幽幽袅袅的唱经弥音,室内光线也轻暗得恰到好处,走到此处觉着是修身养性的宝地,使得我们品完糕点之后亦不肯速速离去。

从百味斋出来进入解放门,沿着玄武湖且行且游,好不愉快。最后传出玄武门,这样便结束了今天的游程。遂开始商议下次的行程计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