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例分析交流
——六上分数百分数知识点如何找单位“1”的量
【单元】分数除法 出处:作业中学生找单位“1”的错误
【典型错例】
在这段时间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不会找单位“1”,而且易找错,有的甚至不清楚到题中的哪句话去找,从而给学生的解题带来很大的困难。
【原因分析】
1.学生对于什么是单位“1”本身的含义就不理解,比较抽象,造成学生的模糊认识。
2.对于一些具体的题目缺乏从整体上加以理解和把握,其实也是受生理解水平的限制。
【改进对策】
1.通过画线段图,使抽象的单位“1”用形象化的形式加以表示,从而加深理解认识。
2.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中单位“1”的含义,会找关键句,再从关键句入手找单位“1”。
【实践跟进】
为了更好的认识单位“1”,理解单位“1”的含义,我把这类解决问题分为三大类,并用举例形式让学生理解。
(一)部分数和总数
例: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file:///C:/DOCUME~1/a/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189.png。
这里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就把世界人口作为单位“1”。这类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容易了,也可让学生从“占”这个字上加以理解。
(二)两种数量比较
例:男生人数比女生多file:///C:/DOCUME~1/a/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737.png。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这类题只要找到分率,分率前面的量,也就是“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
例: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file:///C:/DOCUME~1/a/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188.png,冰化成水后体积就减少了( )。
这类题比较难找单位“1”,因为没有一些指向性的词语。而且在此题中前后两句的单位“1”是不同的,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在谁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谁就是单位“1”。
针对性练习:找出下面句子中表示单位“1”的量。
①甲数的file:///C:/DOCUME~1/a/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091.png相当于乙数。
②汽车的速度提高了5%。
③红花的朵数比黄花多file:///C:/DOCUME~1/a/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226.png。
④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file:///C:/DOCUME~1/a/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1199.png。
【策略提炼】归纳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中找单位“1”的方法:
1.找关键句中“的”前面,“是”、“占”、“比”的后面的量(两种数量间的比较)。
2.增减提降和计划,直接就把原数看单位“1”(原数量与现数量间的比较)。
3.要是以上都没有就把总数量找到手(部分数与总数间的比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