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行四边形面积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五龙小学 裴燕)

(2009-11-23 14:54:48)
标签:

杂谈

    上个月我们去了上海四平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学习,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们先后与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听他们介绍他们是如何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其中他们的校长的话对我启发很大。他说我们的学校学生人数少,一个班级只有十几个学生,可以尝试用三段分组法进行小组合作。所以这学期开始我们就尝试用三段分组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学生小组的成员进行恰当的组合。首先我们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程度分成三个层次。1号为学习能力强、现实水平高的学生;2号为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3号为能力较弱、水平较低的学生。分层的结果不需要公开,分层可因不同学科而异,也可随着教学活动的进展和学生能力的变化重新分层。

我们采取两种分组方式:一种是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成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协作学习的内容;另一种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分组,有两种分法:可分为同质组,即每个小组成员的层次相同,也可分为异质组,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同质组有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小组学习中学生活动机会均等。异质组有利于开展“帮助差生”活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异质分组。力求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一定的差异,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语、数、外等主学科中,小组运作形式可以用异质分组,一方面便于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便于在新授或讨论过程中有差异的学生互帮互助。但异质分组,往往会成为某些学生的一个人发言,所以老师要加以引导和调控,而同质分组这种组合便于教师分层次教学,便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一般来说,在复习或分层次教学中使用比较方便。同样,同质组也有不足,对于弱组来说,会缺少领军人物,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也不够。在这两种基本大组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两人的互助组合,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组合。一节课中,有时是一种组合,有时是两种组合甚至是两种以上组合的交替。像我今天这节课,内容是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所以这节课我安排了好几次小组合作。

1、比如通过数格子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是属于异质分组,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三个同学互相交流共同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2、第二次小组合作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的卡片和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要求让3号剪、2号画、1号拼,这样做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防止小组合作中只有几个同学操作,而学困生只能坐着。

3、接下去的小组合作,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有完成。本来我是要求学生在会计算一般的计算题后安排了两次学生动手画的操作题,A、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标出它的底和高的数据,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换求面积并交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B、是请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看谁画的又对又快。画好后同质交流,这样我就可以集中精力参与这一小组的学习或个别指导,与他们一起交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既可以实施分层次教学,又方便个别辅导。兼顾起来就要方便许多。然后又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再次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刚才同质交流中的想法在异质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不止一种,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有了收获,充分体现了每一个成员的作用,体现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组与组之间又有更高更深层次的相互补充,就能把答案变得更为丰富。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不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还从他人的回答中得到启发。

    所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倾听等能力,真正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学习。

                       

 

 

 

 

 

五龙卡森希望小学   裴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