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面图形的复习与整理评课稿(陈红)

(2008-06-27 16:07:01)
标签:

杂谈

分类: 六年级

平面图形的复习与整理评课稿

              青沙小学   陈红

一、复习课的设计要注重沟通联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平面图形的复习与整理》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复习的一个难点部分,也许是自己教毕业班的缘故感觉特别深刻,这节课的知识是将小学数学阶段学习过的平面图形集中进行复习,涵盖了平面图形的方方面面,包括它们的概念、特征、关系和周长、面积的计算,因此本节课的复习容量较大。从学生课堂来看,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有关概念、特征以及周长、面积的计算是已经掌握得比较好的,再则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己进行复习整理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学习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在一起,做到了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形成良好的网络知识结构,使之逐渐趋于系统化,力求不但“温故”,而且“知新”,惟有如此,才能在课堂上从全局把握,运筹帷幄。这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岱山的韩老师在课堂的设计上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复习课的练习要注重综合运用,促进思维的提升。

复习课中的练习与练习课中的练习是不同的。练习课一般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练习的任务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一般是在新知识教完后进行的。而复习课中的练习重点是“综合运用,整理提升”。本节课韩老师的设计意图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虽然练习题不多,但题目的含金量高,一个问题扣住一个问题,将复习过的知识全穿插在其中。这样的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重新进入一种激越的状态;学生解题时,自觉运用前面整理出来的知识,促进了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达到了新课标指出的:“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三、 复习课的调控更要注重把握生成,促进潜能的发展。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好地把握学生生成资源的能力,进行灵活调控,复习课的教学对教师把握生成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平面图形的复习与整理》这节课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