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防6病 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2015-10-05 16:53:03)
标签:
太医馆疾病预防寒露养生 |
分类: 节气养生 |
寒露时节防6病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各种疾病极易流行。太申祥和中医医院的专家说寒露时节最易出现以下6种疾病,希望大家早日做好预防的准备。
寒露养生防6病,应加强自我保健:
急性胃肠炎
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如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或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就可能发生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作。因此,有过这类病史的人,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
习惯性便秘
秋季气候干燥,大便随之也会干结难排,表现为便次减少,粪质坚硬,病人常伴有左下腹腹胀感、欲便不畅等。秋燥时节,北京太申祥和中医专家建议,有习惯性便秘的,每天至少要喝2000~3000毫升的温水。
心脑血管病
秋季冷暖多变,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胜防。这样的季节,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障碍。预防秋季感冒受寒,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痛风
深秋天气转冷,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饭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容易发生痛风。北京太申祥和中医专家在这里特别提醒痛风患者,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常见疾病。通常皮肤瘙痒以躯干为主,大腿内侧和小腿屈侧、关节周围也常见。痒为阵发性,轻重和持续时间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这个季节,沐浴不宜过勤,不用碱性大的肥皂或沐浴露。保持大便通畅,可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
最后,北京太申祥和中医医院专家提醒大家要学会保护自己,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前做好疾病预防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