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癌症是吃出来的! 最致癌的饮食恶习
(2015-08-01 17:34:22)
标签:
太医馆癌症何秀兰疾病预防 |
分类: 奇招妙方 |
40%的癌症是吃出来的!
你相信吗?全世界所有癌症中大约40%是吃出来的,此话并非危言耸听。最新研究数据表明,人类的癌症80%-90%是自己招惹的,其中45%与饮食、营养因素有关,而其它则是由烟酒引起、空气污染与水污染所致。
因此,专家提醒,抗癌首先是不吃什么,而不是要吃什么。保证“舌尖上的健康”,既可防未病,也可辅助治已病。
食道癌
吃得太烫
进食过烫与食道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食道壁十分柔嫩,当进食温度超过50℃-60℃,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反复烫伤可构成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以致癌变。
而熏制或腌制的食物,如熏肉、咸鱼、腌酸菜等可产生亚硝酸胺,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爱喝滚烫的功夫茶、喜欢吃腌制食物的潮汕地区,是广东食道癌、胃癌的高发区。
胃癌
烧烤、腌制食品埋下“炸弹”
全世界胃癌高发的主要地方在亚洲,中国的发病率也非常高,占了全世界的40%左右。临床中发现,许多胃癌的患者原先都是一些慢性的胃炎患者,他们普遍存在三餐不规律,喜欢吃腌制和熏烤类食物等情况。
特别是以炭火烧烤肉类时,油脂滴在炭火上,会产生有毒性的“多环芳羟”,随烟熏挥发,又吸收回食物中。故吃炭烤肉鱼类时常有一种特殊风味,但此种化合物却是致癌物质。
肠癌
红肉吃得太多
长期喜欢进食红色的肉,如牛、羊、猪肉和动物内脏等食物,而蔬菜水果却摄入不足,将大大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因为人体在消化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时,产生的胆酸的代谢产物和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增多,可造成肠腔内厌氧菌增多,这些因素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如果一直不改变饮食习惯,经过5-10年的刺激和发展,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发生癌变,最终形成大肠癌。
而五谷杂粮及新鲜的蔬果都富含纤维质,能促进肠道蠕动,刺激大便快速排出,减少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时间,并冲淡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因此纤维素摄取多的人们得肠癌的机会比较低。
肝癌
发霉食物产生的黄曲霉素是“元凶”
在我国沿海地区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发病率最高。究其原因是沿海地区气候潮湿,花生、豆类、米、面粉等粮食制品若贮存不当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特别是肝癌)物。
其他癌
●高脂肪与高热量的饮食:与乳腺癌发生呈正相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关。
●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香烟中的焦油等物质还是导致肺癌和胰腺癌的致癌因素。最近研究表明,吸烟和妇女宫颈癌也有关系。
●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
●鼻咽癌与饮食中亚硝基化含物(如亚硝胺)污染有关。
此外,专家提醒,不要经常吃有可能致癌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大剂量的维生素等。不要用有毒的塑料制品(聚氯乙烯)包装食物。
(文章来源于光明养生网)
推荐专家北京太申祥和太医馆专家—何秀兰教授(肿瘤癌症专家
何秀兰,女,主任医师,名老中医王沛治疗肿瘤思想的学术继承人,兼任多家肿瘤委员会委员,主编了《王沛肿瘤治验》《癌症的个体化预防与康复》《临床中医肿瘤学》等书。其在癌症的早起预防、中期治疗、晚期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的调理,具有独到的见解与治疗方法。
擅长主治:
1.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以及消化系统的癌前病变。
2.肺癌:多种肺脏病变以及支气管病变,特别是肺癌的治疗,具有改善呼吸功能,以及预防的疗效。
3.乳腺癌、甲状腺癌、放射性损伤、癌性疼痛、癌症的术后调理等。
咨询电话:010-80728129
客服①群:155097933
微信公众号:taiyiguan
网站地址:http://www.taiyiguan.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