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四勿”:勿过冻 勿过量 勿寒凉 勿燥辣
(2015-05-21 17:19:29)
标签:
太医馆小满养生 |
分类: 节气养生 |
小满“四勿”:勿过冻
太医馆的中医专家指出,湿热是小满时期的气候特点,因此,清热去湿,护肤防病是此时养生调理的重点。但小满虽热,若清热贪凉过度,除湿排汗过多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如损阳、耗气、伤津等,故调理养生还须因人而异,主要是把握好尺度。
起居:
天热贪凉勿受寒
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升高,天气较为闷热,人们常常开空调、电扇来纳凉驱热。而长期处于寒凉的空调环境中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尤其是汗出湿衣,毛孔舒张时突然进入空调场所更让寒气乘虚而入,容易引发感冒。
运动:
排汗除湿勿过量
夏季炎热,本就容易出汗,常常表现为动则易汗,这是人体汗出泄热,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的过程。小满时期湿热气候明显,适当出汗确实有降低体温、排出湿气的作用,故适量运动排汗有清热除湿的效果。
不过,出汗除湿应有度,一旦汗出过度反而容易损伤身体。如运动时出汗太多,身体会感觉疲劳、乏力,甚至气短、接不上气,这是气随汗泄过多,耗损了人体元气,气息虚弱的表现。如果汗出不止,继续泄汗,就会出现气随汗脱,人体津液大量脱失,血容量下降,会进一步发展为休克、晕厥等急危病症。
饮食:
清热利湿勿寒凉
小满期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湿热之气较重,人们常感疲倦易困、食欲欠佳,特别是饮冷喝冰后胃肠消化功能更差,容易出现便溏便稀,甚至腹痛腹泻症状。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此时湿热之气突出,湿热困脾,还可见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等症状。因此,小满时节饮食调理应以清热利湿、助脾运化为基本原则,可吃冬瓜、薏仁、扁豆、赤小豆等食物以清热利湿,淮山、芡实、茯苓、莲子等食材以助脾运化。天气炎热时还可吃西瓜、海带、绿豆等食物以消暑降温。体质虚寒或胃寒的人士,在湿热天气烹制消暑降温、清热利湿汤水时,可适当放入生姜、陈皮等温性食材,以减轻汤水寒凉之性。
防病:
勤洗换衣,勿吃燥辣食物
小满时节湿热较重,出汗较多,皮肤潮湿,蚊子、螨虫及细菌等蚊虫微生物活跃,容易引发湿疹、体癣、疮疖等各类皮肤病。中医认为,小满时期此类皮肤病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湿热之邪与风相搏,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二是胃肠有积热,内不得疏泻,外不得透达,邪气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致病。因此,勤洗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少吃辛辣、燥热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上述皮肤病的主要措施。
咨询电话:010-80728129
客服①群:155097933
微信公众号:taiyiguan
网站地址:http://www.taiyiguan.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