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被剪牙”实为“奶瓶龋齿” 孩子乳牙健康不可轻视

标签:
被剪牙男童奶瓶龋齿孩子乳牙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男童“被剪牙”实为“奶瓶龋齿”
从1月17日开始,一则“3岁男童咬伤同学,遭对方奶奶剪4颗门牙”的电视新闻,在各大网站、微博及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内容为“长沙的常先生告诉记者,他妻子从外人口中得知,小外甥咬伤对方,被对方家长剪掉了四颗门牙”。18日下午,当地派出所证实该消息不实。涉事儿童也被医院做诊断有严重的虫牙,微博上多名医生也猜测,孩子患的应该是典型的“奶瓶龋齿”。
“奶瓶龋”指的是儿童早期龋齿,常见于长期使用奶瓶的宝宝身上,其特征为龋齿主要发生于上颌的门牙和第一乳磨牙。北京著名的儿科专家太医馆沙海汶教授致力于小儿疾病治疗几十年,对各种儿童健康问题经验丰富,他表示,与恒牙相比,乳牙中的有机物多于无机物,因而更容易受到酸的腐蚀。而患了“奶瓶性龋齿”,宝宝不仅会牙疼,严重时还可发生牙髓炎、牙周脓肿等并发症,危害全身健康。所以,预防“奶瓶龋齿”的发生,孩子乳牙健康不可轻视。
预防“奶瓶龋齿”要怎么做呢?沙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科学的喂养方法。
在喂奶时不要放太多糖,喂食时应让小儿坐立,而不要躺着喂。喂食后应给孩子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残渣和乳凝块,喂食时间尽量在孩子睡醒后为好,不要睡前喂食,以免喂食后孩子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无法清洁口腔。
其次,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幼儿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家长就应开始为幼儿刷牙。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三岁以下儿童可用清水刷牙,三岁以上儿童可选用儿童牙膏。使用牙线清洁乳牙邻面,每日至少一次。
第三,少吃糖多喝水
让孩子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不要让孩子嘴里含着糖水或奶液睡觉。
第四,杜绝不良习惯
像有些儿童在出牙和换牙时出现吐舌、吮指、舔牙、咬铅笔、咬衣角、咬手指甲、咬嘴唇、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及时纠正,否则会造成牙齿的畸形,影响孩子牙齿咬合的能力。并且一岁半以上儿童应不再使用奶瓶喝水或喝奶。
第五,定期检查
从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开始,应每隔3个月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
乳牙健康是婴幼儿健康成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各位家长如能坚持做到,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瓶龋的发病率了。
健康小贴士: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健康的小知识,可以添加太医馆的微信号(taiyiguan),或者是拨打健康热线:010-80728129,或登录太医馆网站:www.taiyiguan.com太医馆有专业的资深名老中医为你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帮您消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