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肺癌

(2008-05-17 15:21:43)
标签:

健康

鳞癌

肺癌

腺癌

小细胞

分类: 病种介绍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上升,这是一个世界性趋势,很多发达国家中肺癌占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三位。吸烟、被动吸烟、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是促成这一严峻现实的罪魁祸首,却又都 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今年的5月31日是第20个世界无烟日,可是无烟的日子仍然遥不可及,吸烟已被公认为引起肺癌的最重要的致癌因素。另一流行病学趋势就是肺癌组织学类型在男女性别中的显著变化。鳞癌的发病度在男性中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导致肺腺癌的比例相应增加),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中继续增长。肺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人民的生命,但是迄今为止肺癌的治疗效果十分令人不满。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其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病情进展迅速与细胞生物活性有关。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左右。

肺癌的概念:
     肺癌(Lung.Carcinoma)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数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影像学和痰液脱落细胞学的进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肺癌的治疗效果在近十年中没有显著的提高,总的治愈率为10%左右。其中主要原因是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肺癌的治疗应是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及中药等多学科综合治疗。 
     肺癌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专家称肺癌和爱滋病是本世纪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两种疾病。在28 个发达国家中,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资料表明,我国肺癌发病率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肺癌有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1 )小细胞肺癌( SCLC )或燕麦细胞类,三分之一的肺癌患者属于这种类型; 2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类,三分之一的肺癌患者属于这种类型。这种区分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对这两种类型的肺癌的治疗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用化学疗法治疗。外科治疗对这种类型肺癌患者并不起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还有一种癌症类型是嗜银细胞瘤。
肺癌的病理分型:
      肺癌源于各级支气管上皮,大多数为单发,多中心原发灶占1.3%~12.5%。肺癌的组织类型分为:(一)鳞状上皮细胞癌(分化良好、中等、差)变异型;纺锤细胞(鳞状细胞)癌;(二)小细胞癌 ①燕麦细胞癌 ②中间型细胞癌③混合型燕麦细胞癌;(三)腺癌 ①腺泡样腺癌 ②乳头状腺癌 ③细支气管-肺泡癌 ④实体癌有粘液形成;(四)大细胞癌 ①巨细胞癌 ②透明细胞癌;(五)鳞腺癌(混合型);(六)~(八)其他类型肿瘤(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肺癌分型)     
     (一)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为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原发生肺癌40%~50%。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80%~85%有吸烟史。由于支气管粘膜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受慢性刺激和损伤,纤毛丧失,基底细胞化生、不典型增生和发育不全,最后突变成癌。癌变处粘膜的纵行皱襞先变成不规则,随之融合一起成粗细不均的颗粒,最后形成结节样浸润或息肉样突出。肿瘤好发于肺门附近的叶、段支气管小分叉处。约有1/4~1/3发生于肺周围的小支气管嵴。鳞癌偏向管内生长,故早期即可引起管腔狭窄,导致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癌组织极易变性、坏死,形成空洞或脓肿。高度分化的鳞癌(Ⅰ级),细胞大,呈多形性,胞浆丰富,有角化倾向;核畸变,染色深,细胞间桥多见,常呈典型鳞状上皮样排列。电镜检查:瘤细胞间有大量核粒与张力纤维束相连接,但高尔基复合体及溶酶体不发达,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呈散在性分布。中度分化的鳞癌(Ⅱ级),癌细胞大小不均,角化珠少,核分裂相多,常呈丛状生长。低分化鳞癌(Ⅲ级),细胞排列紊乱(分层排列不明显),核分裂相多。分化好的鳞癌生长缓慢,转移较晚,常有局部肋骨破坏。
  (二)腺癌 近些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占25%左右。女性多见,但近年来男性腺癌有增加趋势。与吸烟关系较小,与肺组织炎性瘢痕关系密切,多生长在肺边缘小支气管的杯状细胞和粘液腺。向管外生长的倾向性较大,但亦可循肺泡壁蔓延。常在肺边缘部形成直径2~4cm的肿块。与肿块相近的胸膜常可见到乳白色斑块,并有不同程度内陷。典型的腺癌细胞,呈腺体样或乳头样结构,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丰富,核多偏位,核膜较清楚。腺癌富于血管,故局部浸润和血行转移较鳞癌早。易转移至肝、脑,更易累及胸膜引起胸腔积液。
  (三)小细胞癌 在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发病率次于鳞癌和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1/5。患者年龄较轻(40~50岁),多有吸烟史。燕麦细胞型和中间型可能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Kulchitsky细胞或嗜银细胞,属胺前身摄取和脱羧基化(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细胞,简称APUD细胞。细胞浆内含有神经分泌型颗粒,具有内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能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组胺和激肽等,也可分泌特异性神经原性烯醇酶,引起各种副癌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本型肺癌好发于肺门附近的大支气管,趋向粘膜下浸润。常侵犯管外肺实质,易与肺门、纵隔淋巴结融合成团块,常误诊为纵隔肿瘤。癌组织松脆,刷检或钳检时,细胞受挤压而破碎,易误认为破碎细胞。癌细胞体积小,类圆形或梭形,胞浆少,颇似淋巴细胞。癌细胞生长快,侵袭力强,远处转移早;确诊时70%已有转移,手术时发现60%~100%血管受侵犯,尸检时80%~100%有淋巴结转移。脑、肝、骨髓、肾上腺为常见的转移脏器。
  (四)大细胞癌 为一种缺乏鳞癌、腺癌或小细胞癌形态特征的未分化癌。由大小不一的多边形细胞组成,呈实性巢状排列,常发生大片出血、坏死和空洞形成。瘤细胞浆丰富,细胞核大,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多见。可分巨细胞型和透明细胞型。巨细胞型癌细胞团周围常有多核巨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或癌周肺组织受肿块挤压,发生肺实变。透明细胞型易误诊为转移性肾腺癌。经纤支镜取得的小块组织,易误诊为分化差的鳞癌或腺癌。本癌可发生在肺门附近或肺边缘的亚段支气管。发生转移较小细胞晚,手术切除机会较小细胞癌多。
  (五)细支气管肺泡癌 又称肺泡癌,是一种分化较好的原发性腺癌,生长方式和临床表现比较特殊,故单独分类。好发于中年,男女发病率相近,约占原发性支气管癌的2%~5%。病因尚不明确。有人认为与慢性炎症引起的瘢痕和肺间质纤维化有密切关系,而与吸烟关系不大。它的组织起源多数认为来自细支气管末端的上皮细胞,包括具有分泌浆液的无纤毛Clara细胞;也有认为来自Ⅱ型肺泡细胞。电镜检查发现瘤细胞浆内含有与Ⅱ型肺泡细胞相似的嗜酸性板层包涵体。本病有结节型与弥漫型之分。前者为肺内孤立性圆形灶,后者为弥漫播散小结节灶或大片炎症样浸润,可能由于癌细胞循肺泡孔(Kohn孔)或支气管直接播散引起,但也有认为是多源性发生。本病亦可引起局部淋巴结和血行播散,但较一般腺癌少见。典型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分化较好,细胞呈高柱状,核大小均匀,无明显异形,多位于细胞基底部。胞浆丰富,呈嗜酸染色,癌细胞多沿支气管和肺泡壁生长,肺泡结构保持完整,肺泡腔内有粘液沉积。分化较差的癌细胞多呈立方形,核大小不均,排列不整齐,可形成乳头向肺泡腔内突出。单发性肺泡癌的病程较长(可长达10余年),转移慢,手术切除机会多,5年生存率高,约80%。但细胞分化差者,其预后与一般肺腺癌无异。
  (六)混合型肺癌 近年发现不同类型癌细胞混合存在。Dunill报告(1986年)64例肺癌细胞类型(光镜与电镜对照),发现单纯一种癌17例,混合两种癌29例,混合三种癌18例。其中以腺癌与鳞癌混合较为常见。上海胸科医院报道362例原发性肺手术切除标本的光镜分类比较,超微结构分类中腺鳞癌55%,腺癌21.8%,鳞癌16.6%,小细胞癌和伴有非小细胞癌各占3.3%,与光镜组织学分类比例存在很大的差异,光镜与电镜分类完全符合的仅41.7%。

来源: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香港中文大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