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呃逆

(2008-05-17 14:59:33)
标签:

胃气

气逆

舌苔

取穴方法

呃逆

健康

分类: 病种介绍

    以胃气不降,上冲咽喉而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有声无物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名哕、发呃。病位主要在中焦,由于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可由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情志不和,肝气犯胃,或正气亏虚。耗伤中气等引起。呃逆的辨证施治,须先辨虚实寒热。常见证型有:①胃中寒滞型呃逆。证见呃声沉缓,连续不已,胃脘不舒,得热则减,舌苔白,脉迟缓。治宜温中祛寒止呃。方用丁香散。②胃火上逆型呃逆。证见呃声洪亮,烦渴便难,口臭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泄热通腑止呃,方用小承气汤加味。③气逆痰阻型呃逆。证见痰涎壅盛,呃有痰声,胸胁胀闷,或恶心纳呆,舌苔腻,脉弦滑。治宜降气化痰 ,和胃止呃,方用旋覆代赫汤。④脾胃阳虚型呃逆。证见呃声低沉,气不接续,面白肢冷,舌淡脉细弱。治宜温中止呃,方用理中汤加味。⑤胃阴不足型呃逆。证见呃声短促而不连续,舌干烦渴,纳少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和胃止呃,方用益胃汤加味。本病轻者可不治自愈。少数危重病人晚期出现呃逆者,是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征象,预后不良。
呃逆
读音:e ni
解释:喉间气逆作声。
出处:王肯堂《证治准绳》:“呃逆,即内经所谓哕也 。”
    针灸主要用于治疗顽固的病理性呃逆症。现代首篇报道见于1957年[1]。呃逆症是传统的针灸适应证之一,故四十年来,针灸治疗本症的临床资料十分丰富。但针灸对这一病症治疗的日趋成熟则是在八十年代之后据。在组方取穴方法上,通过对包括辨证组方,辨病选穴及应用经验穴等的大量观察,筛选总结出多种有效穴方;穴位刺激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常用的有体针、针灸、指针、耳针、眼针等等,均有使用,且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另外,还报道了不少严重顽固的呃逆用针灸治愈的个别案例,亦值得重视。
   当然,还必须指出的是,有关针灸治疗本症的机理研究的文章尚较罕见。

来源: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澳大利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