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郎君说妙玉曲《世难容》

标签:
玉郎君妙玉世难容红楼梦园月文化 |
分类: 玉郎君与美女园月说红楼 |
http://s6/middle/51813219tba43f8ad1cc5&690
玉郎君说妙玉曲《世难容》
——玉郎君与美女园月谈红楼
妙玉的结局为什么会弄得那么肮脏可怕呢?
这是因为对妙玉曲《世难容》的误解造成的。但从根本来说是对曹雪芹创作精神的不理解。
妙玉的结局,从她的境界即可知晓,即可推断。
第五回妙玉的判词及曲子,只能作参考。程伟元、高鹗程甲本妙玉的结局即是对妙玉判词及曲子的理解编造出来的。因为不是依曹雪芹创作精神为据,不是从妙玉境界着眼,而是单方面从对妙玉判词及曲子的理解着手,又因为对妙玉判词及曲子的理解错了,自然他们编造的结局也就大错特错
下面我来分析关于妙玉的曲子《世难容》,就有与他们不同的结果。
《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这是说妙玉如果永远做尼姑,终将老死,这岂不是辜负了大好青春。妙玉不能这样下去了,这是她之所以进大观园的原因。之所以去大观园,是奔宝玉来的。到了大观园,她就有嫁给宝玉的可能。妙玉带发修行,本身就不是成心成意的出家。出家只是一种过渡。她随时都在准备还俗。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这是说,就妙玉的高士品格而言,妙玉是要学庄子的超世,但是作为无所依托的少女,真的去做庄子,那是行不通的。所以,她只能违心步入这她视之为肮脏的风尘。风尘可解释为红尘。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妙玉进了大观园,是坠入红尘,就好比是“白玉掉进了淖泥。”妙玉进了大规园是明摆着奔你宝玉来的,大观园非庙非寺,尼姑住在大观园,这不是太奇怪了吗?可惜宝玉他太傻,只是惦记着、远远的相望,不敢还是不想主动?好象是始终在感叹没这缘分。
从书中的描写看,宝玉也心领神会到妙玉的心情,宝玉就是不敢,他连娶妙玉的想法可能都没有。否则,就宝玉的自由度,以他的情痴品性,就说他不向老太太透露,起吗在姑娘们面前也总会有所流漏。
如此,便形成了妙玉与宝玉的一种难以言说的关系,从而也就形成了一个朦胧的、涵藏的少男少女的美学境界,给予人极超越的高尚审美观照,令人有了极至的玄妙美感。其实,这就是曹雪芹把握爱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神乎其神的期望。
再说一下这曲子的名: 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妙玉格调高远,圣洁孤傲,颇有林下风。这是大观园所有人都要仰视的。人越高,也就世越疏。妙玉就像神仙,只能敬而远之,从世俗角度来说,必然是落得个“世难容”的地步。从生命价值来说,妙玉等于飞上了广寒宫。这与妙玉当初进大观园的意向却相拗了,然而这也正好成全了她的超世精神追求。所以,妙玉的生活并不苦恼,且适宜舒畅。这从妙玉与园中众人交往的心态便可看出。
如此,妙玉既然“世难容”,自然就是庄子之路了,其结局便是越来越超脱。大观园造就了妙玉的高尚品格,大观园成就了妙玉的超脱境界。大观园在一天,妙玉也就一天高于一天。大观园完了,妙玉也就升天了。
(待续)
相关文章:
http://s5/middle/51813219tba2aaed7541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