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我妈妈相隔万里在电话上聊天。
我妈妈说特佩服我婆婆的能干,从外地我小姑子那儿返京小住时,硬是千里迢迢把小姑子淘汰的大组合沙发给运回了北京的家!
放下电话,我很理解我妈妈、我婆婆那一代人对旧沙发、旧家具的不舍。从那个物质贫乏、温饱难济的岁月走过来,他们的大半生,房子、家具都是工作的学校公家供给的(比起年年交公粮却是更一无所有的农民来,那是“富裕”的日子了)。在近30年中国的巨变中,我妈妈、婆婆那一代从廉价租公家的房子、家具,到买那些他们租住的简易公寓,然后到能买下更好些的公寓,装修、布置自己置办的家具,他们这代人经历的起落比我们任何人都大。
在我上中学时,我的远亲从美国回来探亲,住在我家,别说没有沙发,我家连板凳都是一人一个,没有多余的,还得到邻居家去借。
我家的第一对沙发,是扁担做的。
那年,北京流行打沙发。左邻右舍都有木匠进出忙着打沙发。邻居孙叔叔对我爸爸说:“x老师啊,你家也该打个沙发了。”然后,热心的孙叔叔就领了个能给打沙发的木匠来我家打沙发了,25块钱一个,50块一对。
木匠就是早期进城谋生的农民。
进城的农民打的沙发几乎都是一样的。沙发座位是个几块薄木板打成的正方形,里边装上简单的几个弹簧,充斥弹簧周围的多半是稻草,反正最后沙发包上布,谁也看不到稻草,也有款有型的。而沙发的两边扶手就是一根扁担一截二,一边一半!
这就是扁担沙发,多创意啊!
第一个做扁担沙发的农民,在当时应该是和当今的乔布斯媲美的,如果他也知道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申请个专利什么的。
但是,很快,大批的进城农民都会打这种没有专利的扁担沙发了,北京的普通人家因此一水儿的扁担沙发。千篇一律中唯一能看出这家情调的,就是包沙发的布了。
我家的扁担沙发之所以能得到很多人赞美,是因为妈妈在农民包的普通沙发布上亲手做了漂亮的沙发套。天蓝色的布,妈妈在每个边上都精心地做了浅蓝的滚边,一下子,我家的扁担沙发变得雅致起来。
逢有客人,自然都被让到扁担沙发那儿坐下。
通常,一对沙发中间还有个简易的茶几,主客各坐一边。茶几上多半摆放着一个茶盘,上边有几个茶杯,一个茶壶,讲究些的人家上边会盖一个白色钩针钩出的茶巾。
我家也是这样。
不同的是我家的茶几上没放茶盘,放了个玻璃鱼缸,里边养的也不是鱼,是我的宠物,一只小甲鱼。说白了,就是个小王八。
这天,家里来了客,和爸爸谈工作,当然,两人各坐一个沙发。很严肃的话题,闹得在家从来都是咋咋唬唬的我那天也蹑手蹑脚的,在旁边的桌上做作业,大气都不敢出个痛快。爸爸和客人说着话,天就阴了,很快风声飒飒,眼见着夏天的暴雨飘摇着就要到了。
突然间,雷在天上还没炸,我家客人先炸了!
大呼小叫的客人从沙发上一跃而起,向前几步。我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我爸爸也有些莫名其妙。顺着客人惊恐的眼光,我和爸爸看到我的宠物小甲鱼小眼如豆,鼻孔朝天,从鱼缸里探出头正忙着在水面喘气呢!
我的宠物小甲鱼,平时很乖的,都是在鱼缸底默默底潜伏着,无声地滑行散散步。一般坐在沙发边的客人很少注意到这只我心爱的宠物。例外的就是这样的风雨天,许是气压低的缘故,逢此时小甲鱼都是焦躁地窜上窜下的,时不时把头伸出水面。
从此以后,每有客人在家里的扁担沙发上坐下,我爸爸都会先指着我的小甲鱼,告诉客人先欣赏一下我的宠物,算是精神免疫一下吧。
这个会客的开场白,一直延续到我家有了更好的沙发,茶几摆到了沙发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