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末,不用早起。
懒懒起来,决定和女儿(儿子已经在北京啦)一起陪先生去取他忘在单位的手机,他取手机,我和女儿逛农夫市场,在街角的那个波兰人开的餐馆吃个晚晚的“早午餐”(Brunch:
breakfast + lunch)。

明媚耀眼的阳光下,农夫市场的菜摊、花摊在离我工作的地方几步远的停车场排开,五颜六色的新鲜蔬菜、各色的花束、新烤制的面包、点心,吸引着我和女儿提着菜篮子快步上前。

我是这里多年的老顾客,很多农夫都认识我。他们乐呵呵地和我打着招呼,很诧异我怎么星期六来了?因为我一般都是星期三下午市场时从办公室走来买菜的。
在上边的菜摊子上买了白菜花,摊主问我是日本人、越南人还是中国人,然后详细打听我怎么做菜花。于是,我仔细地给他介绍西山的菜谱,他边听边点头,很有些惊讶我并不放酱油。听完,他说他要去试试,再加上一句:“你这好像是做法国菜啊!”我笑笑,说:“不管法式、中式,好吃就行。
很多时候,就这样和辛苦侍弄蔬菜并乐在其中的农夫成了朋友。

这个鲜花摊子星期三是不来的。而我,是特别喜欢鲜花的,于是,像闻香而去的蜜蜂一头扎到这个摊子上。经营这个摊子的是一对老夫妇,主力是右边的老太太。闲坐在花后边闭目养神的老头儿,在老太太一大声“有客人!”的吆喝下,慢慢张开眼睛,迷茫地左右张望,然后才聚焦到我这个“客人”这儿。醒过来的老头儿,殷勤地招呼我,但,一问三不知。还是老太太间断地在和另一个客人说话的空隙回答我的问题。
买了盆没见过,长长的杆上开着细小玲珑只有米粒大的紫花,小心地放在菜篮子中央。心想,这个年纪,这样地两人携手与花为伍,是个心仪的晚年了。
一会儿,菜篮子已满,女儿帮我扛着颗硕大的白菜,说是很饿了。等不及先生,我俩先去街对面吃饭。

选了在外边吃。
蓝天白云下,清风徐来,没有急事,悠闲地坐着。旁边墙上的小鸟屋,眼见着是有“房客”的,叽叽喳喳的清脆声,是叫妻还是唤儿呢?隔桌一位老人,喝着咖啡,有一下没一下打着两个巨盆一样的怪异乐器,并不在乎有没有知音,自娱自乐。


晴朗朗的天空下,花儿似乎也开得特别鲜艳。灿灿里,让人的心情宽宽地展开,格外地爽朗。
特别选了件爸妈给我买的,很少穿的连衣裙出门。想着,从今天起,好看的衣服要常穿,自己高兴,就好。

和女儿、后来的先生坐享美食。几年后,儿子去上学,就会有几年是我们三个人的日子,今天,就是个演习吧。

闲坐着,饮凉茶。忽然想到,在我这样的年纪,还有爸妈给买衣服,跨洋过海地带到美国,穿得漂漂亮亮地享受这样一个早晨,是一种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