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大队,占座位
(2010-07-13 10:30:46)
标签:
生活纪实世博杂谈 |
分类: 捡粒芝麻 |
参观世博,黄浦江边上,日头下排队等着摆渡船从浦西展区过江到浦东展区。人挤人挨的,忽然旁边一由单位安排着来参观的上海老伯用一口上海普通话对着我儿子感慨起来:“你没见过排这么长队的吧?我们过去可是常排。大街上,经常是排大队的人,老排队。后来,见着有长队,也不问是排什么的,先排上再说。经常啊,正排着呢,有人过来问这是排队买什么呢?我就说,不知道,反正排队买的都是好东西。”老伯的话就如一块石头扔进了眼前的黄浦江,激起那早已久远的排队记忆,在心里翻腾。
在世博排队参观各个展馆,重新感受咱中国人那锲而不舍的排队耐心,比起为一口吃的,这层次还是不一样啦。
过去了的年月,除了排队,再有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饭馆占座位。偶尔,能上饭馆吃顿饭,也没觉得跟过节似的,光觉得是遭罪。为啥呢,得占座位啊!是饿着肚子站在坐着吃的人后边,看着人家先来的大盘子小碗的坐那儿吃,闻着别人的饭菜香,有时还得听着别人咂吧着嘴,等座位。那滋味,吃的、等的都不好受!人多,饭馆少,去哪家,都这样。
过了黄浦江,近中午了,陪我们的老同学说得先带孩子去吃饭,直奔最近的餐厅。老远一看,餐厅满员,座无虚席;走近再看,柜台前,几列长队,人头攒动。没说的,得占座位才能坐下吃上饭。也巧,近前这桌三口之家已近尾声,靠窗还空着个座位。我们就站那儿商量吃什么,我家俩孩子看人家还吃着,不好意思靠前,站老远等着。我让已经热的、累的有些打蔫的女儿先在那空座位上坐下,一是让她歇歇,二是先占上,丫头死活不肯。一看这架势,我赶紧对抢着要去买饭的老同学说:“我们这孩子不懂啥叫占座位,你也不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还是在这儿陪他们我去买饭吧。”老同学不同意。我们这儿正说着,没看见打哪儿来一中年妇女的上海阿姨,“啪”的一下,一背包就示威地摔在我们眼前的桌上,正在吃饭的人盘子旁边。那女人眼睛斜藐我们一眼再挑衅地转向一边看窗外没有风景的风景,老同学和我当时都傻了,不明白从哪儿杀出这么个女“程咬金”。看人家理直气壮的,我们先心虚了半截,很客气地对女“程咬金”说:“啊,那谁,我们先来的,等了一会儿了。”女“程咬金”下巴微抬,眼皮儿朝下蔑视地看着我们,说话真跟“程咬金”的板斧似地直砍过来:“你先来,我还先来呢!”我们又气势不足地说:“我们一直都在这儿等啊。”女“程咬金”还没等我们话音落地,已经劈头盖脸地又一“板斧”过来了:“我早来了,在外边等着的!”我们当时就看着她说的离这个桌子老远的外边不明白了,这叫什么逻辑?!老同学息事宁人地解释:“这俩孩子从美国回来,不懂什么叫占座位…” 话还没说完,那女“程咬金”就彻底炸了:“美国?美国怎么啦,甭拿美国来压人!”我俩孩子瞪着眼睛看着,没见过这阵势,不知道这戏是唱的哪一出。我和老同学也不知道这久违了的占座位咋一下子在世博上难度提这么高了呢?这吃的腰杆刚挺直了怎么又觉得往下塌了?
正不知如何是好,吃饭的一家有一个人开了腔:“人家带着孩子早就站这儿等了。”女“程咬金”不搭理。吃饭的一家两个人同时又说:“是人家先来的,孩子一直站这儿的。”女“程咬金”听了突然抽身就走,悻悻然的模样,光听见句“别拿美国来压人!”,人就来无踪去无影地不见了。
松一口气,谢了吃饭的那家人。心里苦笑一下,来世博是体验今天和未来的美好的,刚看了城市未来馆激动了一把,不曾想“过去”汹涌澎湃地就来了。未来和过去的交替中我们体验生活。
出国多年,久违了排大队、占座位的体验。这回游世博,重温了一遍这伴着我长大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