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牙仙女的故事

(2008-12-27 12:51:55)
标签:

美国

文化

育儿

杂谈

分类: 养儿育女

            中国,小时候,掉了牙,如是下牙,非常重视牙齿整洁的妈妈特别让我站在阳台上,双脚并齐,将从下边掉的牙扔到房顶上;如是上牙,就往床底下扔,说是可以保证换的新牙长得整齐。

            问题是,有次我扔到房顶上的牙又骨碌骨碌滚了下来,可把我吓得不轻,心里怕我的牙这下可长不齐了,慌慌张张赶紧跑回家去向妈妈报告。忙着备课的妈妈却是轻描淡写地说:“那就再扔一次吧。” 在阳台上,我又中规中矩地双脚并拢,虔诚地往屋顶上扔牙,竟是又滚落下来!让人不由得泄了气,再也没了那份认真劲儿。尽管妈妈千重视万关心,也敌不过当时科学的不完善,还是没想象到四环素对孩子牙齿的损坏。于是,在虔诚和游戏般的扔牙的仪式中,我的不算太严重的四环素牙齿就长成了还算整齐,但却远不是妈妈年青时的珠如贝齿。

            到了美国,有了孩子。才知道“牙仙女”的西方习俗。

            西方长大的孩子,到了掉牙的时候,就开始盼着“牙仙女”的光临。掉下的牙齿,也是虔诚地捧着,放在枕下,等着睡着后到来的“牙仙女”把牙齿收走,留下给孩子做补偿的钱。

      在儿子踢球的足球场上,曾看见有爸爸领着眼泪汪汪的孩子满地找牙。不幸被球打掉的牙丢了,怎么向“牙仙女”交代?

            为了孩子这个小小的、成长中的祈盼,我还做了番调查,究竟给多少钱合适?有朋友告诉我,一般一颗牙一块钱,多少实在是没有什么标准,有的爷爷奶奶辈的,一高兴就给个十块、八块的。因为留了意,有次还看到新闻竟有报道说经济不好甚至影响到牙仙女给钱的多少,从一块降到了两毛五分,一笑间颇觉得是哗众取宠。

            这样认真地做妈妈,在“牙仙女”上,我还是出了差错。有次,儿子掉了牙,自己认真洗干净,装进一个小塑料袋,压在了枕下。但等他睡着后,我却是怎么也找不到那颗牙齿!在儿子枕下左摸右找,就差把儿子折个个,搬到另一边了。最后还是怕把他弄醒占了上风,那一晚就只能做罢。第二天,儿子颇有些失望地问我一直很守约的“牙仙女”为什么这次没来,我只好半真半假地如实说:“牙仙女”来过了,没找着。儿子委屈地说:“就在我枕头下啊!” 我安慰他说:“你再放一次,也许今晚‘牙仙女’就找到了。” 儿子将信将疑地照办了,也就此又得着了一块钱。

            在儿子八、九岁那年,“牙仙女”的童话不幸被儿子的朋友给识破了。

            在接送儿子和朋友去中文学校的路上,开车的先生听到了孩子的这段对话:

 

            朋友(兴奋、大声):昨晚,我看见“牙仙女”了。猜猜谁是“牙仙女”?

            儿子(一下子兴奋起来):谁呀,告诉我是谁?!

            朋友(有了听众,更加绘声绘色起来):昨晚,我很晚还没睡着,闭着眼睛,就听到我卧室的门开了。我想,一定是“牙仙女”来了,就睁了一点点眼睛,想看看“牙仙女”。

 

            儿子的这个朋友语言能力特别强,讲到节骨眼上,还故意地停一停。

 

            儿子(特别急切地):你看见了吗?

            朋友:黑暗中,我看到一个光头的人进来……

            儿子(急不可耐中很是疑惑):光头?

            朋友(颇有些泄气地):原来是我爸爸!

 

            年复一年,东西方的孩子在不同的文化,一样的关爱中一代代地成长起来。童话和传说的魅力经久不衰。

 

注:  在落日的余辉下,此文完稿于嘉年华游轮上,当时正在加勒比海上航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