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默默西山
默默西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332
  • 关注人气:7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2008-11-25 12:19:16)
标签:

美国

攀岩

生活纪实

娱乐

分类: 捡粒芝麻

            年虽是干旱,周围山上的红叶还是慢慢地变黄、变红,绚烂起来,秋韵就这样在还有暖意的日子里点点滴滴地浸染着忙忙碌碌的人,匆匆而过的日子。逢秋阳灿烂,开车放眼都是诱人的秋色,心里就痒痒的想去山里踏色赏秋。

            终于在孩子学校放秋假的周末,没有球赛,没有中文学校,喜爱户外活动的朋友小郝为我们安排了一次爬山攀岩的秋游。

            沿40号公路开四十多分钟,就到了康布兰德公园。这里几年前才被州政府买下建为州的公园。和烟山国家公园比,这里知名度不高,人迹寥寥,是独自享受大自然的好去处。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秋色宜人

            我们到时太阳已升到树梢,走在山间密林之中,一人高处都是阴阴暗暗的,叶子还是浓浓的绿色,夹在沉默的山石中,给早晨的寒意又平添了不少的清冷。然而,在林疏叶阔之处,暖暖的秋阳透过层层的阻挡,执著地要把温暖洒向密林深处。仰脸望去,高大挺拔的树梢处红和黄的色彩尽染山峦,在秋阳的触摸下透着柔和、泛着金灿,是冬天前最后的温馨了,闭上眼睛,让这一刻融化在记忆里,收藏起来,留作冬日憧憬的话题。

            一行人走在平缓的山路上,沉默时唯有脚下沙沙的枯叶声,这是一段非常好走的山道。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并不在此,这条山道的周围有不少巨石,是喜欢攀岩的人享受另一种自然之美的地方。

            自从去年两个孩子在和小郝阿姨去爬山时,尝到了一点点攀岩的乐趣,尽管那次只是让他们体验一下在野外真正攀岩的滋味(横着攀爬一块巨石,不高,下边是松软的枯叶和泥土,几乎没什么危险,也就没有任何工具),两个孩子就一直想再去,尤其是儿子。有一年的暑假,儿子在我锻炼的健身房参加了给孩子安排的室内攀岩的活动,对这项远动有一点了解。在有的公园,交五块钱,就可以去爬一块假岩石,每次儿子都能比较轻松地爬到顶。

            这次,小郝阿姨背了全套装备,很专业的。而我是知道这是一段好走的山路(以前春天来过),而同去的又大部分是好吃之人,所以提留着一个装着各样吃食的漂亮篮子,一看就是业余人士。路上,还多半是朋友小任给提着。在山里走了不多久,小郝让我们在一处赏赏山景,她则去寻找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的攀岩去处,设好装置。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天高云淡

            午餐还是在上次我们吃饭小憩的地方-这座山的最高处,天然的一大块平整的巨石,周围是直上直下的陡峻,这里是康布兰德高地(Cumberland Plateau)最边缘了,放眼望去就是开阔的平原和丘陵之地。在树林里走了一段,忽然来到这里,每次都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天高云淡间,任何烦恼仿佛都会随秋风远去。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晚秋野餐

            饱餐一顿后,该是正式的节目上演了。第一块石头,不高,但几乎是直上直下,还看不到可以着手的岩缝。所有的人里,只有儿子积极的要求第一个就上。小郝在上边的一棵大树上把绳索拴好,自己先从上边溜下来,仔细地把可能要踩、要爬的地方的沙土都先用脚清理了一下,然后就是帮儿子在身上系好吊索,所有吊钩处都用了两个吊钩,以防万一。事先,她已经告诉我们要给孩子带骑自行车用的头盔了。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全副武装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第一次的攀登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生命的团队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艰难的攀登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成功在望

            儿子颇费了些周折,爬得很不轻松,中间有一处很滑,几乎没有着手上脚的地方,他费力地试了好些地方,有时登得沙土扑簌地下来,还让抓落的,干在石上的蕨类植物迷了自己的眼睛,最后是借小郝阿姨往下坠的力量,身子贴紧了岩壁才过了这段,再往后,就不那么难了。下来时,他有过训练,挺轻松地用脚一下一下登着岩石往下滑。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半途中的先生

            一看这块岩石小小的儿子都攀得这么艰难,大人们没有想上的。只有小郝带来的一个个头比儿子大不了多少的朋友和先生勉强去爬了。先生最重,上得最不容易,但,还是登了顶!下来时一看,扒着岩石的手指、指甲都磨破受了小伤。

            第二块岩石要高许多,但可以看到有不少岩缝、凹凸之处可以下手,如小郝所说,最难处是开头的两米。因为起步的这两米山石是由根基向外倾斜的,又没有多少着手之处。在这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攀爬了,儿子甚至来回玩了两趟。在这,我有了自己平生第一次的攀岩。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已快登顶

            我是有恐高症的人,但没想到真正让我害怕的并不是高度。最难起步的两米我是踩着先生上的,比他就容易了好多。而且我穿着小郝专业攀岩的“小鞋”(正式攀岩的鞋很瘦,底很软,尺码要比自己平时穿的鞋号小,这样才便于脚感觉山石,用得上力),不象先生和别的男士,穿得是普通的旅游鞋,效果是大不一样。就这样,攀到三分之一的地方,我怎么也找不到落脚或是手抓之处了,无论下边的朋友怎么指挥,我就是无法摸索到任何支撑点,只感到自己身不由己地让重力带着要掉下去。因为全部精力都在抓紧岩石,身体象壁虎一样紧紧贴在上边,不可能有机会往下看,高度不是问题。害怕的是半空中无能为力和体力完全透支的感觉,恐惧感让我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但还能听到下边朋友小任看我这副狼狈像的笑声,那一刻,我真是恨他!无论如何,我是准备半途而废了。小郝到底专业,就在这一刻,我清楚地听到她要我放松,就在这儿停一停,然后才又指挥我用左脚重找支撑点。就是那么几十秒的停顿给了我精神和体力的缓冲,让我切身体会到要相信系在身上的绳索(实际上是要完全地相信吊在绳索另一端的小郝-这是一项对团队精神要求很高的运动,相互的生命靠着根绳索系在了一起!)。很快,左脚找准了岩缝,我又向上了一些。后边的攀爬再也没有给我太多的麻烦,我居然也登了顶!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下的还算轻松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每个人的生命都在小郝的手中

            看儿子用脚一下一下地登着山石溜下来好像很轻松,真到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本能地你就会去用手抓绳索。正确的却是两臂张开,两手在眼前护着自己的脸(以免身体弹撞到岩石上时伤到脸),靠重力往下溜。这个我倒是学得还快些,不忘赶紧叫底下的朋友给我拍照,这次几乎把我吓哭的经历不能不留下证据。回家后一看,腿上、胳膊上不少擦伤和瘀青,留下了短暂的纪念。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初学的就是这样先练横着爬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小壁虎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女儿在她干二爹的陪伴下,兴致勃勃地在边上的岩缝处爬来爬去,得意地让我拍照留念。最后她也跃跃欲试地要攀这第二块岩石,干二爹把她托举上去一段,她又往上爬了一点就要求下来,我们没有勉强她。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妹妹也试试

秋日山语-攀岩小记

到此为止

            对我们同去的好多人来说,这是生命中的第一次。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次终生难忘的记忆,那种绝处逢生,挑战自己的体会也许会对我今后的人生有所启示,谁知道呢?

            这是一次秋天的旅程,一次和自然的约会,一次岩石和我的私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