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人的人情味

(2008-10-08 12:07:25)
标签:

美国

情感

生活纪实

文化

分类: 捡粒芝麻

            女儿去参加一个小朋友的生日“爬梯”,除了给过生日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还给小她仅一岁多的妹妹也买了一份小小的礼物。这是想到一定也参加姐姐生日“爬梯”的妹妹也许会嫉妒姐姐这么多的礼物,对自己没有感到伤心。

            我并不是一个礼数周全的人,大大咧咧这词才更适合我。这份细微处的体贴是跟美国人学的。

            在中国时,宣传中和印象中美国人人情淡漠,各顾自己。在这儿生活长久了,体会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五年前,女儿就要出生了,并不喜欢带孩子的爸爸妈妈(妈妈年轻时曾发誓不要再带孩子了)主动赶来帮忙。虽然已是第二个孩子,同事们还是给我办了一个很热闹的送礼会(Baby shower)。我的老板体贴地特别请了妈妈参加。美国人对办各种“爬梯”非常在行(除了吃的多半很简单以外),公司的会议室被她们布置得象广告上的宣传画。粉色(因为是女孩)的桌布,上边点缀着各色各样的婴儿用品。大大小小的礼品不是装在漂亮的纸袋里就是用有婴儿主题的包装纸和彩色的带子捆扎起来,堆在一起将气氛渲染的温馨动人。在简单地介绍了远道而来的妈妈后,大家一起吃着比萨饼和蛋糕,喝着饮料,就开始了我唱主角,坐在中间一个挂着气球的椅子上拆礼物的主要节目。送礼会开完后,老板还特意让我带妈妈回家告诉我下午就不用来上班了。礼物将后车厢装得满满的(我的车还是后备厢特大,四周有窗户的那种),让我妈妈和我的心也感动得暖暖的。

            在得知我刚生下女儿后,同事们安排了一大瓶鲜花送到了我的产房。回家那天,意外地发现公司的人事部门又让礼仪公司送了一束五颜六色的气球放在我家门口,上边系着一个可爱的小老虎,到现在女儿还拿着玩。过了些日子,老板和相熟的同事约了一起到家里来看我和女儿,不仅给女儿送了可爱的婴儿装,另外还有一份给儿子的小礼物。她们解释说是怕儿子会在小妹妹刚出生时大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婴儿身上而有失落和嫉妒感。从此,我也多了一分为孩子着想的细心。

            两年前,妈妈得了癌症“大虾酥-癌症-爱情故事”),我请假六个星期回家照顾妈妈。同事们约了在我走前一起到餐馆吃了顿中饭,说是给我送行。那次,连平时很少和大家集体活动的几个同事都去了,是办公室活动到得最齐的一次。大家除了祝我一路平安,祝福我妈妈早日康复,并没有多话,象我们以往的午餐聚会。但就是那种平平常常的关心和真诚让我和我的家人觉得在疾病的袭击下不孤独,在困难中不无助。

         在我回国的六个星期里,先生带着两个孩子,却几乎没怎么操心做饭。不仅仅是周末他们被中国朋友请去吃饭,平时也是总有朋友或是美国邻居给他们送来饭菜。我的一个平时很少做饭的好朋友,更是一星期几次做饭给他们吃。有时,周末请他们的人多两个孩子还“投票”决定去谁家(多半是去了有和他们一起玩的小朋友家)!

            其实,在美国,家里有人生病或是有亲人不幸去世,教堂里的教友,邻里、同事经常是尽其所能地提供帮助。轮流送饭,以减轻他们操心生活琐事的烦恼是最常见的。另外,割草,帮忙接送孩子也是大家常做的。当年,公司里“网络纳粹”的太太重病时,同事排好日子去替他家剪草坪。先生工作的实验室秘书养父病重,为了照顾爸爸,她的假期几乎用光,就有同事发起捐给她自己的假期,让她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陪爸爸。

            这些生活里的点滴细节时时处处让你感受到浓浓人情,在和我们中国文化很不相同的美国。

            说美国人人情冷漠,和它快节奏紧张的现代生活有关,在大城市邻里老死不相往来并不少。但也和它文化中特别注重私人空间,尊重他人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典型的例子就是如果在外看到别人尤其是老人需要帮助,一定要先问一下他/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帮助。有些老人自立性、自尊心都很强,尽管做事艰难也不愿意接受帮助,觉得那是对他/她的侮辱。这样的情况下,你只能尊重他/她的意愿,远远地站在一边确定他/她不会有危险再匆匆赶路。刚来时,真的很不习惯。入乡随俗,久了,也理解这份对自我的尊重和维护。

             接触一个不同的文化,是需要有一个开放、愿意接受各种不同事物的头脑,一颗乐于探索的心灵,一份不轻易下结论的成熟。看了我的经历,你不觉得美国人也很有人情味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烟囱石公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