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无忌
关于下雨
开车带女儿回家,路遇大雨,正巧有架飞机低空飞过。四岁的女儿欢呼地大声叫我看,“妈妈,快看!飞机在洗淋浴哪!”
夏季多雨,和女儿回家的路上又遇大雨,还是“太阳”雨!一边开车一边给女儿解释“太阳”雨。告诉她,下“太阳”雨时多半能看到彩虹。一边有太阳,很亮,一边是乌云的黑暗背景,天上的雨珠折射太阳光就会产生彩虹。好为人师,爱显派她的知识的女儿没等听完,打断我说:“妈妈,我知道了,‘太阳’雨是太阳在尿尿!”言语不容质疑。
关于剪发
一天,惊见女儿的刘海被剪的七上八下,脱口而出:“谁把你的头发弄得跟狗啃的似的?!”女儿扬起小脸认真地说:“不是狗啃的,是哥哥啃的!”
关于老师
女儿在幼儿园的大班老师凯蕊是个军人的妻子,很严格,在教孩子学习上比中国人的老师还要用力往前推,每周一定是三篇作业,只是圣诞那一个月例外,据她说是她先生可怜孩子,说了情。幼儿园还布置作业,这在美国几乎是没听说过的!但她很懂得孩子心理,常常是鼓励中惩罚,所以淘气出格的女儿还挺喜欢她。带她的一年中,有次凯蕊请假给自己的女儿办婚礼,那两个星期送女儿上幼儿园的路上女儿经常念叨:“凯蕊今天会在吗?我特别想她!” 有一次,还非要我请凯蕊老师来家里吃晚饭,后来好说歹说,我给凯蕊做了顿中饭带去才算完。暑假期间,凯蕊带夏令营的孩子,女儿年龄不够,在另一个班。但在院子里玩时还会见到凯蕊。这天,我去接女儿,凯蕊看到我,走过来笑呵呵地对我说:“我得给你讲讲你女儿对我说的话。” 凯蕊和女儿聊天,说起女儿暑假一过就要上学了,凯蕊逗她说:“你别去小学了,就跟着我再学一年吧。” 女儿却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会去小学找个更好的老师,给我贴画的。” 一个暑假,女儿大概就全忘了凯蕊的好,只记得她惩罚她没有给她贴画的事了!我简直不知说什么好。凯蕊让我一定和她保持联系,她想知道女儿在小学会闹出什么新故事。
关于妈妈
老师凯蕊曾经在班上让每个孩子讲讲自己的妈妈。轮到女儿,女儿毫不迟疑地说:“我妈妈在家老冲我哥哥嚷嚷。” 十岁的儿子正是坏毛病一大堆,说他这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的年龄,一件事说了无数遍之后,我就剩下冲他大叫的本事了。女儿这个小丫头就这样一点也不犹豫地把家丑扬了出去,我好尴尬。
关于成长
开车时,常常和孩子聊天。很多话题是和“等你长大了…”有关,而孩子也常常会好奇地问等我长大了,妈妈会在哪儿的问题。有次,一个朋友笑说她的女儿曾经说过:“等我长大了,等你长小了,我就打你的屁股。” 当时觉得好有趣,没想到没多久女儿也说了类似的话。稍稍不同的是,女儿说:“等我长大了,你长小了,我就开车带你去玩。” 难得小丫头说句有孝心的话,让我偷着乐了半天。细细想想,这孩子气的话其实很有道理。等他们大了,我们可不是变老,变“小”,需要别人照顾了吗?!
女儿在家,我们常叫她“妹妹”。小时刚学说话时,她一直以为“妹妹”就是她的名字。看到哥哥要出去玩,她急着想跟去,就叫着:“妹妹去,妹妹去!”
四岁生日时女儿“庄严”地向我们宣布:“我今天四岁了,是大女孩了,你们不能再叫我妹妹了,我是大姐姐。” 让我们三人乐不可支,而女儿对我们的不重视很有些生气。过年在外公、外婆家和比她小十个月的表妹待了些日子,总算是找到了当姐姐的感觉了,成天是端着个架子当大姐姐,表现出奇得好。
关于男朋友
女儿在幼儿园有个一起玩得很好的小男孩,名叫泰勒。不同的老师常常对我说同样的话,女儿成天是和泰勒“粘”在一块儿。这天,我们在旅行,女儿若有所思地对我说:“我在小学会有新的朋友,但我会一直想念泰勒的,他是我的男朋友。” 我听了,就想逗逗她。我知道泰勒是个很招女孩喜欢的男孩,女儿的班上不止一个女孩喜欢和他玩。于是我就说:“泰勒还有几个女朋友啊?” 女儿答:“四个。” 然后诸一数出这四个女孩的名字。我正好笑间,女儿下边自信的话则让我大吃一惊:“我知道她们都非常努力,但我是唯一让他高兴的!(I
know they all try very hard, but I am the only one who makes him
happy!)” 我这才四岁多的女儿啊!
关于体重
儿子的足球队周末时经常会去别的城市比赛。随行的各家就跟着球队住在一起订的旅馆里,一来二去,球队的各家都熟悉了,常常一起出去吃饭。其中有个怀孕的妈妈艾茉莉和女儿玩得很熟。艾茉莉有些胖,加上又怀孕,就显得有些臃肿。一天的中午,球赛结束了,我们最后一起吃顿饭就要各自回家了,艾茉莉恰好坐在我和女儿的对面。正在等饭时,女儿突然来了句:“你实在是太胖了!”美国人对体重是非常忌讳的,再熟的人也绝不会去说人胖,这点和我们中国人很不同。我当时一惊,赶忙说:“艾茉莉肚子里有个小婴儿,所以显得胖。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也和艾茉莉一样。” 算是堵住了女儿的嘴,没有再往下说。
关于身材
女儿最近老抱怨自己的腿粗,我们安慰她说没有没有,儿子听了就注意起来。有次陪妹妹去体操房回来儿子悄悄地对我说:“妹妹的腿是比别的小女孩粗多了。” 我让儿子不要对妹妹讲。女儿腿很结实,捏一捏,还真有些肌肉,大约和她成天蹦来跳去很有关系。加上爱踢足球的老爸有很壮实的大腿(注意!我写得是壮实,不是粗),基因的因素也不可忽略。我们一直轻描淡写,女儿却似乎还在耿耿于怀。一天,忽又发议论,在我身后说:“妈妈,我长大了腿会象你一样吗?”听上去那很有些悲哀的语气,不用回头看明显是觉得老妈的腿太粗,唉!
关于狗狗
女儿两岁多时,去另一个城市看朋友。朋友家养了只很大,很可爱的狗,女儿很喜欢。中午一起去一家餐馆吃饭时,朋友的先生起身去了洗手间。女儿发现叔叔不见了,张口就问:“狗狗爸爸去哪儿了?” 从此,朋友的先生常在家被称为“狗狗爸爸”。
关于香椿
朋友从自家后院摘了香椿送我。十几年没吃着了,激动地炒了一盘“香椿炒鸡蛋”,忍着自己的馋虫让两个孩子尝尝。俩孩子颇有些怀疑地看了一下,闻了半天,尝了一点点,异口同声苦着脸坚决地对我说:“不吃树叶炒鸡蛋!” 一怔之下,转念一想,大喜!
关于礼物
去年的夏天,从费尔毛斯我们还去了波士顿玩了几天。在那儿我有个远房年长的表姐,是从台湾来的。她和表姐夫都已退休,从没见过我们的两个孩子。大家约好在中国城的“天下为公”的牌楼下会面,然后一起吃顿饭。见面时,孩子在牌楼下的滑梯上正玩得高兴,也许心情好,两个孩子都很有礼貌地和长辈打招呼,尤其是三岁多的女儿,有时不知为什么见了人会别别扭扭的,而她的本性是不怕生的。见女儿有个好开头,我这松了口气。
进了饭店,女儿抬头看到墙上供的关公像,张口就说:“关公!三国演义。” 表姐和表姐夫大吃一惊,随后就赞扬我们不忘对孩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我和先生对视一眼,心里暗暗庆幸小姑娘挑了个好词说。儿子对说书听得津津有味,女儿早就烦了。而且她学得词儿尽是些“小兔崽子”等上不了台面的。有天在家小姑娘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大吼一声“拉出去斩了!” 硬是吓了我一跳。眉头皱起时才想起她这大约又是听说书学的。
饭桌上儿子也是超水平发挥,对着自己爱吃的菜先礼让长辈。还和表姐夫挺有礼貌地聊天。让表姐和表姐夫很是感慨了一番,说在美国长大的孩子难得见到这样的。我和先生对孩子的表现虽感到出乎意料,但还是美滋滋的,直到分手时。
这顿饭吃了好久,我们十几年没见,自是有不少话题。在饭店门口告别时,表姐拿出两个红包一一递给两个孩子,事情就坏在这就要再见的一瞬间。俩孩子知道红包里有钱,立时很兴奋地凑到一起。哥哥手快先打开了他的,一看是五十块,高兴地大叫:“妈妈,有五十块呢!” 妹妹还不大有钱多少的概念,看哥哥欢呼雀跃也跟着激动,只有四个大人颇为尴尬,匆匆道别。
这事儿倒不怨孩子,在美国别人送的礼要当面打开,表示喜欢,才是礼貌。是我忘了我们中国人爱给孩子红包的习俗,没有事先嘱咐。
得,这顿饭之后,女儿想买什么可牛了。我一说没钱她立马就说她有,还有很多!
关于收钱
美国的小学常搞些募捐活动,给学校买书、买教具、买计算机、买操场上的器械增加额外收入。儿子的小学有项主要的募捐是卖一本本的减价劵(周围的商家为学校做贡献,提供打折优惠),十元一本。如果认真去用,你能省远远超过十元。两、三岁的女儿刚走稳当就跟着哥哥在小区里走门串户地叫卖,她比哥哥还积极。有的人家台阶高,女儿还得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儿子还客气地询问人家要不要,女儿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举着减价劵的小本往人身上递。别说,还真得帮哥哥卖出去不少。而每次我们隔壁的邻居都是主动购买,这是一对没孩子,很好心的夫妇。这天,我远远跟着孩子去给各家送减价劵并收钱(事情是鼓励他们自己去做,但还是要保障他们的安全),最后一家是我们隔壁的邻居。邻居太太和两个孩子聊聊天,我也走近了打招呼。闲闲杂杂正说着话,女儿忽然毫不客气地插嘴道:“钱在哪儿呢?” 弄得邻居太太忙不迭地马上掏钱,我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家有这样的小丫头,奈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