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里路,为何故

(2022-08-21 21:35:0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路,为

                              方正县实验小学校  刘茉莉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雷夫·爱斯奎斯的著作,在这部作品里,我看到了一个教师的爱心和育人的智慧。我把这本书读完了,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本书的第十四章《行万里路》。看到这一章,我想起我们的古人说的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要说起游学,游学精神源于孔子,孔子周游列国的治学精神是现代游学的始源。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学生在游学期间到国外,学习语言课程、参观当地名校、入住当地学校或寄宿家庭、参观旅游国外的主要城市和著名景点,正真做到了学和游的结合。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育方式。

在《行万里路》里雷夫·爱斯奎斯提到“我通过旅行是让他们提早认识‘大学环境’。”这里的旅行不是出国。我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出国游学,但我们能小范围的旅行,这绝对是能做到的。我记得我在乡下教书的时候,做大队辅导员,我问学生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一个孩子说“开四轮子种地。”(这是因为,孩子们的家长都是种地的)这样的话,我问我四岁的儿子,我儿子说“开三轮车卖菜”,这不是个笑话。所以,从那时我深深认识到,我们应该带孩子走出去。现在有些学校也组织研学等活动,但条件有限不能人人都参加游学、研学之旅。我们做家长的就应该带孩子去旅行,只有走出去,孩子的视野才会开阔,只有在孩子的心里播种下希望的种子,他们才会有振翅高飞的欲望,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有理想而奋斗。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走在路上,才能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