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古文体之一“记”(季德源)
“记”的含义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 体式。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 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 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据史志中以记名篇的书目数量和文学总集中记体文内容的变化和类目的增减,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记”作为一种文体其内涵发生的变迁。“记”是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记”的分类
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杂记:是古代 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 议论的散 文体裁。
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说明,描写,情绪
其他:描写事物的书、文 或文体志 也是古代文体一种 有“志”的意思:~载。~述。笔~。杂~。旅游~。大事~。《岳阳楼~》。再如印 :图~。戳~; 志:~号。暗~;量词:他挨了两~耳光。
在写法上“记”大体可分两类:
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一类是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 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记”的例举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 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苏轼的“醉白 记”
前一篇:雕塑艺术欣赏
后一篇:西游记之——京西十八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