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力标语”后面是暴力迷信

(2008-05-01 19:28:07)
标签:

暴力标语

奥运

郑州心理咨询

仁和心理咨询

杂谈

      “发现小偷必打死。”广东东莞常平正成步行街旁的一栋居民楼墙上的一条“暴力标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市民中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对此持赞成态度。

有人说,这样的标语当然是不妥当、不合法的,因为它渲染了一种“私刑合理”的氛围,似乎受害者可以自行充当自己的法官,判决小偷的死刑。还有人说,当地治安状况不好,而警方工作不力,张贴这样的标语是居民的无奈之举。

依笔者之见,似乎还可以从民族心理的角度深层挖掘此事的根源。数千年封建专制文化的“熏陶”,使得中国人内心深处既有“顺民心理”,也有“暴民心理”。没有什么权力的草民,通常表现为“顺民心理”,一旦他掌握了权力,随之变张扬出“暴民心理”。著名作家朱苏进说过: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皇帝的种子。事实上,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同时也都有一个奴才的种子。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中国历史上诸多事端。

中国人存在一种“暴力迷信”。中国人解决政治、民间事务,暴力常常是最后的乃至最先想到的手段。宫廷政变、江湖风波、武林仇杀、家族纠纷,只不过是这种“暴力迷信”在各个社会层面的显现形式,其本质如一不变。仅仅回顾“文革”以来新中国历史,你会发现“暴力标语”“暴力口号”并不鲜见,有的是民间人士所为,有的甚至见诸于政府公文;当你埋怨政府工作人员暴力执法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街头巷尾的暴力抗法现象也时有发生。

中国正在建立一个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不断出台的法律正在试图从各个方面规范社会秩序,但是,只有当外在强制力量真正变成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道德自律的时候,只有在遇到问题首先想到法律程序解决而不是暴力的时候,中国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作者: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 首席心理咨询师欧阳139384804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