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郑州心理咨询仁和心理咨询河南心理咨询奥运火炬健康 |
您也许曾对街头的乞丐投去同情的目光并施以援手,也许也曾不屑一顾地走开;看到有人驾着红色法拉利在身边呼啸而过,您心里可能酸酸的,或者对此嗤之以鼻。相似的情景往往带来相似的情绪和想法,这成见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许多对成见的研究强调人们的思维定势对容忍度的影响,普林斯顿大学菲斯科博士
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厌恶、怜悯、骄傲和嫉妒等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
菲斯科博士发现情绪对行为的预测力比消极思维定势高一倍。为了研究情绪对成见的影响,菲斯科和她的同事们研究了人们如何将社会文化群体分类,以及这种分类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他们调查了美国学生和非学生群体,发现人们倾向于按照两个基本的维度分类:一是热心或者友好、真诚、值得信任;二是能力,这个群体是否有技术有能力。这些分类依次与厌恶、怜悯、骄傲、嫉妒这四种情绪之一有关。
比如,人们将流浪者、药物成瘾者和穷人划分到不值得信任和能力低的一组,而且他们感到厌恶。相反地,他们把残疾人、老人、发育障碍的人归为友好的但能力低的一组,他们感到的是怜悯。人们倾向于把中产阶级、白人和美国人归为热心和能力都很高的一组,他们感到骄傲,菲斯科博士将其称为“从属和相关群体”的好感和归属感。人们倾向于将富人、犹太人或亚洲人划为低热心高能力的一组,他们对此感到嫉妒。
相同形式的调查在77%白人、6%黑人和9%西班牙裔的美国人中又实施了一次。菲斯科博士让参与者把四种带来怜悯、骄傲、厌恶和嫉妒的社会文化群体的行为分类,划分为“有害”、“合作”、“帮助和保护”、“归属”。结果发现厌恶组让人们产生伤害的感觉,而骄傲组受到的是合作和保护,没有伤害。怜悯组得到的是受保护和帮助,但仍被排斥和忽视;嫉妒组让人产生了复杂的感受―――“伤害”和“联系”。菲斯科博士解释说,被分为“嫉妒组”的群体因为社会地位较高,拥有他人必须拥有的资源,所以他人会愿意与之联系;而一旦他们的筹码跌了下来,他们就会受到攻击。
在接下来的跨文化研究中,他们发现欧洲人和美国人的分类基本类似,而在日本、韩国及中国香港调查的结果却有所差异。相似的是亚洲人把流浪者放入怜悯组,而把富人放入嫉妒组,但没有任何一类被归入骄傲组。研究者认为这是缺少群体内温暖的表现。
最后菲斯科博士给12名参与者做了核磁共振脑成像,给他们看24张与骄傲、怜悯、嫉妒、厌恶这四种情绪有关的人物、动物或物体图片,观察四种情绪下大脑中枢不同区域的激活情况。结果发现不同的成见可以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为情绪成见本来就居于大脑的某个区域增添了新的证据。(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
首席心理咨询师欧阳139384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