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健斌文艺作品选登

标签:
奚健斌文艺作品选登文化文化艺术报奚健斌 |
奚健斌文艺作品选登
http://www.whysb.net/uploadfile/ys/uploadfile/201404/20140430034246477.jpg
20世纪80年代始,先后在西安市美术陶瓷厂设计室(时为国家文化部五大美术研究所之一的西安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陶瓷研究室)、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示范开发部艺术研究室担任主任设计师。曾应邀赴新疆库尔勒创办巴州工艺美术学校,90年代后期先后受聘东北佳木斯三江美术学院、江西美术学院副教授,暨任西安华清雕塑美术学校校长。奚健斌教授天姿聪颖,擅长多种工艺美术产品的造型设计(泥塑原稿与各种生产流程相匹配),其作品构思巧妙,创意独特,气势轩昂,风骨清雅。他德才兼修、多才多艺,集文学(散文、诗词)、书墨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文艺修养,被业界誉为陕西工艺美术界的“一方才子”。
http://www.whysb.net/uploadfile/ys/uploadfile/201404/20140430034149910.jpg
2012年暑假,我驻大香山为该寺院设计泥塑妙善像时,看到这悬崖峭壁上的寺院风光和出家人的特殊生活,不由想起小时候一次随妈妈去乡下山上寺庙烧香求药,我问妈妈这庙中怎么只有一位和尚叔叔却不见和尚阿姨?旁边的一位大婶说:传说和尚原先的相好被她家嫁给了山下的一位有钱人,时间不长她便忧病死去,尸体随后就埋在了山上,和尚为了与他的心上人在一起,就从大老远跑来住在了坟墓旁的山巅上。这则几十年前的小寓言顿时点燃了我的创作念头,情不自禁地苦思冥想一发不可收拾,经过废寝忘食、不分昼夜的一个多月,一篇《佛由另说》在2012年的9月初喜出望外地诞生了。前段时间,无意中翻开此篇创作,总觉得这篇文章里缺少对“禅”的解释,想来想去,偶然意识到了“禅”字的组合型,这进一步完整了《佛由另说》,因此补充了(文中提示5)内容再次发表,谨供欣赏。《佛由另说》是我当时驻大香山,除了设计泥塑妙善像外的又一大收获。
佛由另说
奚健斌
从前,有个才华出众的晚生秀才叫何尚,被厚请在一员外家做塾师。他看上了这家闺女红尘的美貌和温柔,总是背着员外向红尘姑娘献殷勤。久而久之,红尘姑娘被感动得情窦初开、如痴如醉,两人好不偷来暗去、如胶似漆。事情透露后,员外恼羞成怒,当即将何尚赶出了塾门,一气之下又把女儿仓促地嫁给了岭外山下的一个生意人。
何尚燃情难息、悲痛万分。为了抒发自己对红尘的忠贞不二和精神寄托,默默地赶到岭外村后的山上,在乱丛中搭起一间草棚,掘开一块田地,与红尘的新家依邻相伴、可望而不可即,从精神上满足和安慰着自己的无奈和现状。何尚总是隔三岔五下得山来,多么地希望能在这个山镇里看上红尘姑娘一眼,可他每次走尽街头、等到日落,从未瞅见过她的半个身影。他没有失望,一直坚持着自我的习惯和做法,不见红尘心不甘……
一天,何尚打听得知红尘的丈夫出外经商不在家,便等天黑下了山,偷偷地翻过这家后墙,正巧碰上夜厕归途的心上人,红尘急忙将何尚拉进房间,关紧门窗,两人好不紧怀相抱、热泪相沾,悲喜交加、痛快一场。只恨时间飞快,不等天明,红尘便将何尚从后门偷放出去。打这以后,凭着天黑与山街地形的天然屏障,每逢天赐良机,便是何尚与红尘的花烛蜜夜。
却说,以上偷情之事一旦败露,按当地的风俗和当时的法律,这对男女定遭酷刑、必宰无疑。尽管,何尚与红尘彼此十分清楚这一四乡无人不晓的童叟皆知,可就是每每情不自禁得让人明知故犯。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一天拂晓,这种事让红尘的丈夫碰了个正着。只因此人特别心疼自家妻子的美貌,面对这等奇耻大辱并非深感惊讶与无措,也不愿意惊动乡绅与官府。他静下心来听完何尚的陈述和辩解,倒觉得事出有因、有情可原,只是绝对不愿意让此等事情类同再犯。他便对何尚说:“红尘以前是你的恋人,以前是永远都不会复返的过去;现在红尘是我的妻子,我们必须面对当下的事实。你一知书达理的秀才,总不能拿着过去的黄历现在用。我作为一商人以和为贵,也不想大开杀戒,今天放你一条生路,望你好自为之、类事不二。若否,别再怪我手下无情!”为了让何尚保持清醒的头脑、长住记性,他唤来管家,剃光了何尚的秀发,并用烧红了的香烛,在何尚头顶前烫了九眼烙印,表示让他永久记住险丢性命的羞丑与教训。
何尚有惊无险一场,万幸地回到山上。他对红尘丈夫“以和为贵”的说法甚是赏识与感谢,也被颐和弃械的不杀之恩所感动。他暗暗地琢磨,正是这个“和”字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他想,何尚啊何尚,这么多年了,倒是以和为尚才出了结论,当即将自己的姓名何尚更改为了和尚;为了使自己始终不再盲目冲动和任性出错,又决定终生每隔半月剃发一次;为了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他还将自己的居棚迁筑到了山巅险要的悬崖上,并在门顶巨幅大写了一个“佛”字,佛,“人、不”的意思,始终提醒自己不再犯戒。
由于和尚的出家行为除了他一个人和自己身上的衣服之外,几乎清贫得一无所有。为此,他将自己的意境觉悟为一衣字与一个单身的“禅”。后来人们便将佛家寺院号称为“禅院”。
从此,何尚便改为了和尚,他除了少量的田间劳动,终日深居佛门,专心觉悟和创研世间生灵的至高境界与学说。虽说远离红尘,更有乐在其中。
文中提示:
1:和尚与他剃头的来历。
2:佛庙为何大多在山上,村子在山下。
3:许多佛寺因何建在险要的悬崖上。
4:佛因秀才推字取意而诞生。
5:禅因出家人的生活表现而得名。
奚健斌
由于畜生的天性,畜园家内,群畜们为了贪吃偷占和耍奸溜滑,总是相互踢咬、屎臭粪嫌。无论它们背地里争风吃醋厮杀得如何的你死我活、残酷无情,群畜们表面上总扮饰得畜亲禽好、你友我爱。唯独有捕外能力的猎犬与性格平和的绵羊远离是非、不争不占、安道律己地恪守畜责。
上帝按照他所掌握的情况,特意指派憨厚老实、谨慎善良、宽容义气的绵羊担任畜园首领。
猪、牛、驴、兔、猫、鸡等无奈下只好忍气吞声在绵羊的王位下甘拜下风、立誓为奴。可群畜们贪得无厌的本质何能善罢甘休,它们总是各显其能地对首领花言巧语、如泣如诉,千方百计地谄媚和巴结:见空插针地在暗地里偷懒睡觉、贪草窃料。
一天,一只野狼闯进家园,群畜们惊慌失措,急忙放弃了保卫家园的神圣职责,争先恐后地逃至隐蔽之处,眼看着只身孤寡的绵羊准备独自用微弱的体力与狼决于死战。野狼穷凶极恶地向绵羊扑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只见猎犬从空而降,奋不顾身地冲向野狼。经过一场浴血命战,精疲力尽遍体鳞伤的猎犬终于咬死了野狼。绵羊方才脱险,家园随之得救。
这时候,群畜们万分焦急、十分关切地一拥而上围了过来,瞅着野狼的尸首,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向绵羊奋表慷慨……
猫言道:“看看那无能的猎犬,咬一狼耽误了半天时间不说,还差点搭上了它的性命。”
猪言道:“首领,你怎么不叫叫我?我铁一般的长嘴略攻两下,那狼定死无疑!”
牛言道:“危机时咋不唤我?我有钢一样的双角,难道狼就不要命吗?”
驴言道:“我那神腿一踢,再凶的狼也不堪一击。”
兔言道:“我有火速般的快跑,怎么不派我搬救兵?”
鸡言道:“我那钢铁样的尖嘴一鵮,定叫狼有来无回。”
哈巴狗说:“只要我汪汪一叫,狼就会被吓破贼胆……”
牲畜们自告奋勇、喋喋不休、你呼我喊地向首领吹叫着自我的赤胆忠心与高强本领,唯独那拼完命了的猎犬无吟无呵、不声不响地又不见踪影了……
(根据道听途说的三言两语补充、加工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