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成功有个约定——画家王祥生中国花鸟画成就纵论

标签:
文化王祥生中国花鸟画杨治华 |
分类: 艺苑风尚 |
他与成功有个约定
——画家王祥生中国花鸟画成就纵论
■
http://www.whysb.net/uploadfile/sh/uploadfile/201401/20140102122552415.jpg冰梅 41X56cm
惠风和畅56X41cm
http://www.whysb.net/uploadfile/sh/uploadfile/201401/20140102123256878.jpg
梅林 95X45cm
http://www.whysb.net/uploadfile/sh/uploadfile/201401/20140102123427117.jpg
牡丹 41X56cm
http://www.whysb.net/uploadfile/sh/uploadfile/201401/20140102123649657.jpg
秋塘生机
http://www.whysb.net/uploadfile/sh/uploadfile/201401/20140102123753538.jpg
相依百合
http://www.whysb.net/uploadfile/sh/uploadfile/201401/20140102123909293.jpg
竹子
前不久,著名画家王祥生在西安又一次成功举办了个人花鸟画展,得到画界诸名家的首肯,也得到众多观众及藏家的热捧。更为欣慰的是,由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高占祥题写书名的《王祥生国画》
我与祥生相识相知,已有三十余年了。那时候青春年少,下班之后,不顾工作辛劳之苦,各自挥毫铺彩,甚是勤奋。若谁有得意之作,便欣然买了酒菜,真挚友情洋溢杯盘之间。有时曾深究事业之道。祥生有言:碌碌无为者光阴虚度,乃无灵魂的行尸走肉。唯有文学艺术之树常青,所谓:功名如粪土,文章千古事。有一日,我与祥生共读欧阳修的《朋党论》,其文曰:“君子以同道相交,小人以同利相交;君子之交可今生来世,小人之交则利尽交疏。”感慨之余,彼此言道:“艺术为道,誓做永远朋友。”言犹在耳,而光阴已逾三十余载矣!如今大树参天、华盖如云,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又不禁想起当年共勉之策: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言归正传,对祥生的定位,我想公道地说,就陕西煤化系统乃至长安画坛,应在著名画家之列。因为,他的确是一位学养厚实、画技超群,综合艺术修养非常过硬的实力派大手笔。
只要你看一眼他的作品,就会有电流穿心的震撼,耳目一新的直观体验。王祥生出身于美术之家。父亲王选森是西安美院早期的大学生。王祥生自小浸润于绘画艺术的氛围之中,7岁就临摹完《芥子园画谱》,10岁时开始尝试创作并有作品发表于地市报刊。参加工作后,还先后在陕西工运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脱产进修。煤矿火热的生活又历练着他。使他儒雅的性格中又平添了阳刚大气,这种生活经历也自然地影响和渗透到他的创作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其高远明确的艺术目标,执著不懈的孜孜追求,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清楚地记得他在当工人时,床板当画案、下班即执笔的情景。后来生活工作条件变好,但这种精神却始终未变。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其画技以及综合艺术修养,产生了质的跨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
观赏王祥生近期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即可感受到传统水墨的无穷魅力,无论荷花、青竹、牡丹、松柏,或是一鸟一石,都能流露出他对生命热爱又细腻的感情,表现出浓郁的东方艺术风韵,营造出精神栖息的温馨港湾与人文意境,以及净化心灵、修养情操的人文关怀。其笔墨遒劲厚重,峻峭挺拔,灵动温润;用色亦清新明快,对比强烈,极具视觉的感染力与冲击力,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现代审美情趣。能给人一种禅意的点悟,凸现出“一花一世界、一鸟一精神”的艺术昭示和丰富内涵。
在王祥生的作品中,倾注了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深情和眷恋,以及独具个性品质的理解和诠释。他喜画梅、兰、竹、菊、松柏、奇石,又非常亲近弱小又善良的生灵,如黄鹂、麻雀、小鸭、松鼠、蝴蝶,体现了他正直善良的人格和崇尚美好、嫉恶鄙邪的品质。他笔下的梅,枝如腾龙,花似玉晶,苍劲多姿;他笔下的兰,其叶硕壮,潇洒挺逸,不受羁绊;他笔下的竹,其杆饱满圆实,挺拔峻秀,其叶风动灵涌;他笔下的菊,迎霜怒放,笑傲寒凝;他笔下的雀儿、虫儿,活泼可爱,又与花卉草石相映成趣,画龙点睛地表现出大自然的魅力以及哲味的生活内涵,如此等等,件件作品,风格一脉相承,但又独具新意,令人感动,发人省思。因而,他的画能与观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数十年不懈追求,王祥生大量临摹并认真研悟了历代花鸟大师的代表作,但他借鉴而不模仿,师古而不摹古,努力独创出新。在师承传统的基础上,贴近生活道法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和心智去寻找自然中的真善美,用自己的独悟和手法去不懈探索自己的风格。他认为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之源,只有深入生活,坚持写生,才能发现和创新,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富有生机的优秀之作。
一个优秀的画家,不仅要有娴熟高超的表现技巧,还须具备厚实的学养和渊博的知识。苏轼既是著名作家,又是绘画高手。王羲之一篇《兰亭序》,集书法文章于一体,成为千古圣品和文坛佳话。当代的范曾,文采学识与丹青画品相辅相成,成为大师级的文化圣手。在这个重要的修养上,王祥生很早就注重了追求了,并能做到身心、学养、画技兼修并进,加之他的天赋、悟性与勤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画风,既继承了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又较好地完成了传统技法的现代转换,渐趋成熟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在他的作品中,已不是表象上对前人的摹仿,而是努力地追求对现实物象的艺术升华和品质超越;既是对具体生活素材的造型,更是借助绘画的载体,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尽情抒发自己的丰富情感。在技法上,王祥生执著地偏爱于写意,其用笔淋漓酣畅,着墨饱满有致,但又不同于石鲁式泼墨挥洒的大写意。其画作奔放中存细腻,豁达里见精微,用笔伸缩有度,章法掌控得当,不仅造型准确灵动,笔墨也潇洒自如,体现出画家深厚的功力和聪颖的悟性。他的画作,非常注重作品的气势、气韵和气质,笔锋的疾行飞驰中,蕴含着画家英俊的风度和威武的力量,从而使其作品流露出清奇俊逸的气质,产生了令人心灵震撼的正能量和艺术感染力。
综观王祥生近期画作,他较好地传承了中国花鸟画艺术特有的清奇、超然与典雅,体现出了东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以及中国水墨的无穷魅力,又可管窥他不断攀高超越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长安画派宗师石鲁亦有云:生活为我赋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而王祥生就应该是此种道行的理解者与践行者。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近年来,他的作品频频在国家和省级大展中获奖,并得藏家的青睐和画坛的瞩目,这不就是最客观的肯定吗?
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发展期,也是政通人和、文化繁荣的空前盛世,如此美好环境,又怎能不令有志之士创造人生佳绩呢!可以相信,假以时日,一个立足于陕西煤化集团和长安画坛的攀登者和超越者,必将以花的美丽、鸟的清鸣、松的挺拔、竹的气节,亮丽于中国当代画坛,为壮美的中国梦增色增光,那就是王祥生!
王祥生
http://www.whysb.net/uploadfile/sh/uploadfile/201401/20140102124219541.jpg
1959年生,陕西富平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中心特聘画家,瑞士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传统国画艺术家。
出生于书画世家,师从中国美协原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刘文西教授,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肖焕老师。长期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从事国画艺术的创作与交流。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术展,部分作品获国家级奖项。不断地交流于亚欧各国,同时获世界书画研究创作艺术精品奖及亚洲画家艺术作品金奖。
1992年被《中国煤炭报》、《中国青年》以“西北竹王王祥生”为题作了详细报道。其作品《秋趣》、《奋进图》、《君子风》等先后在《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中国画家》、《中国艺术研究》发表。1996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中心誉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
国画作品《竹子》1997年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收藏并获奖,《君子风》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收藏,《寿者》等作品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并编入《中国艺术人才书画精品集》,被国家扶贫基金会收藏。国画作品《墨竹图》等在日本秋田美术馆展出,被艺术家联谊会评为优秀奖并收藏,同时编入《墨友书画精品集》,该作品亦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编入《功在千秋》一书。国画作品《碧玉清香》被收编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作品《荷花》被编入《世界艺术家名人大典》,国画作品《妈妈教我一支歌》编入《世界艺术家名人博览大典》。
2009年9月由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高占祥亲笔题写书名的《王祥生国画》一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