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2013-01-20 20:20:43)
标签:

文化艺术报

文化

书法

分类: 艺苑风尚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金旭光 

    陕西礼泉人,199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装潢专业, 200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研究生班。现供职于陕西师院美术系,主要从事书法和艺术设计教学及研究工作。

现任陕西师院美术系党总支副书记;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陕西师院书法研究所副所长;

陕西广电网络书画协会名誉会长;

陕西教育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陕西省花鸟艺术研究会研究员;

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名家谈金旭光书法: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吴三大对金旭光书法的评价

金旭光的书法几十年一直沿着传统的路子在前进。他十几年前和我结识后,更是有一个突飞的变化,这和他的追求、他的理想、他的心智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聪明、自己的爱好用在勤奋上,这和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看了他的字以后,我很欣慰,没有浮躁之气,紧守着传统的根基,发着自己的芽,结着自己的果。

旭光虽然现在还很年轻,但是书法已经初具眉目,写得很不错。比如说他魏碑写得很好,再加上他对米芾的理解,写得还比较自然,以致于延续到他的草书,线条的弹性、张力、节奏都很不错,可以说基本到位了。我觉得一个书法家,尤其是年轻的书法家,没有激情是写不好字的,但是通过他的作品看得出来他是激情洋溢的,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愿望,包括自己的爱好去反映在自己的笔尖上,作为书法家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当然我觉的最主要的是能从他的字里看出,他在不断挖掘追求着书法的文化内涵,尽量在捕捉——这就是他最大的优点。除了这些,他还在不断追求表现着自己书法线条的内涵,追求着整个书法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尽量在实现自己的艺术愿望、激情、情绪、心智,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讲,从传统的基础上来追求自己的面目,从先贤的脚步中踏出自己的路,这是非常重要的。看了旭光的字以后,我觉得他是在尽可能地追求着这些,这是难能可贵的,很好,很不错。因为他还年轻,今后走的路还长、还远,希望他在不断地学习、创作中,不断去沿伸祖先、先贤留给我们的那些可贵的精品遗墨,创造自己的精神自我。希望他以后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雷珍民对金旭光书法的评价

金旭光是我们陕西省比较有实力的青年书法家,无论是从他书写的内容、款式来看,还是从他书写作品的整个气息来看,都给人一种清新的、震撼的、大气的、耐人寻味的感觉。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

一是书写路子端正。他从传统书法这条路上,一脉直下,不但临了好多碑帖,比如柳公权的作品,魏碑、米芾包括王铎好多东西都在他这里有所体现,而且他对临帖这条传统的路子是始终坚持的,没有间断地临,没有间断地写,这样的方法正是书法界目前缺失的一种风格,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这种道路是值得肯定的。只要沿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他的明天将会更好。

二是功力扎实。他写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给人一种清新、大气、力度的感染力,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得出来的,所以他从小练习书法,不断积累,不断坚持,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气。书法没有其他旁门邪道可走,只有日日临池,天天读帖,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才会积累到这个高度。

三是能够融会贯通。他把所学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思维、理念加以变通后,能够用心去表现书法,把对书法的高度领悟通过心灵升华后传达到手臂,手臂传达到腕,腕传达到手指,手指传达到笔尖,笔尖贯通到书法作品里,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所以说,所有死读书的人和死练习的人是没有出路的,只有经常不断地读帖,全面加强个人文化艺术修养,加强书法理论修养,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同时也要从其他艺术门类汲取营养,才能够融会,融会才能够贯通。贯通就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所以旭光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把自己优秀的一面继续坚持下来,不断发扬,更加不断地广收百家,向古人学习,向今人学习,他将会成为我们陕西书坛非常优秀的书法家。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当代青年书法家金旭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道一道冯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