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法门寺吃斋饭

(2012-04-06 11:35:26)
标签:

文化艺术报

文化

在法门寺吃斋饭

 

王新民

 

 

我曾在厦门的南普陀寺、西安的大兴善寺和平凉的崆峒山吃过斋饭,但几乎了无印象,只知道吃了一次无荤的素餐。但不久前在法门寺文化景区游览时吃了一次斋饭,却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其饮食文化的余味至今犹存。

那天一进入饭厅,就笼罩在一种很肃穆素净的氛围里,抬眼一看,饭厅实际上也就是斋堂,前边几案上供奉着佛像、供果和香火,年龄较大的师傅带着几个年轻的和尚念了一通经后,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和尚讲解吃斋饭的规矩,然后指出吃饭时不能说话,不能洒落饭菜,告诫不要剩饭,不要贪婪和埋怨等等。

我们按照要求,从左至右,逐一将三个扣着的碗翻开,等女尼逐一盛上主食米饭,副食——清油炒花白、红白萝卜、豆腐、香菇和腌制的萝卜丁,菜汤后,无声而谨慎地吃起来,生怕洒落饭菜。我吃饭一贯快速,而且今天跑了不少路,真的饿了,不知不觉吃完了碗中的饭菜。再要点不好意思,不要吧欠一些,何况下午还要游览舍利塔、珍宝阁和地宫呢。

正在犹豫之间,恰逢女尼推饭菜过来,还是又要了一份,待我将菜、菜汤和米饭烩于一碗,全部吃光喝净,竟然没有洒落一粒米一星菜。吃完饭,将三个碗摞在一起,放在盘子的左上侧,离席而出。在厅外晒着暖阳几乎想鼓腹而歌了。

我记得贾平凹的文章中写到困难时期家里吃饭,都是素菜或小菜,但桌上必放一个木鸡,也许是望梅止渴,也许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还想起某作家写到和陈忠实吃羊肉泡馍,看到接听电话后,陈忠实净手后正襟危坐,毫无怨言,将已经凉了浓得像浆糊掰得像蜂头一样小的泡馍,从一处一点点蚕食,是那样的恭敬。

在法门寺吃斋饭,之所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就在于通过简单的仪式和形式使人体会到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如今物质丰富,生活提高,但奢侈之风渐起,浪费现象惊人,俭以养廉,奢易致贪。要扭转奢侈之风甚或根治腐败现象,得从自身做起,从吃饭做起,如果能像吃斋饭那样对待来之不易的粮食和生活,我们的社会就会逐步移风易俗,风清气正,走向健康的发展进步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