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坛鬼才陈天民

(2010-09-16 20:42:09)
标签:

文化艺术报

书画

陈天民

文化

书坛鬼才陈天民

——记两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陈天民先生

   吕向阳  宋天泉

 

 

书坛鬼才陈天民

 

纵观大多数艺术家的里程碑,上面不是镌刻着青灯黄卷,就是伴随着晨钟暮鼓,不是影印着达摩面壁,就是回放着铁棒磨针,而诗坛李贺、书坛张芝、画坛吴道子等却并非如此。如今,中华书界又出了踏草追云、势若旋风的鬼才,他便是40岁才学书法、54岁就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两获兰亭奖的乾县人陈天民。

 

歪打正着

 

世上的事总是阴差阳错,有时甚至是歪打正着。

1992年,身为国家一级教练和省竞走训练基地负责人的陈天民,准备调任国家集训队教练冲刺悉尼奥运会。可人生偏偏福兮祸所伏,前妻触电身亡,一场意外大火焚毁了他的金牌教练梦!搀着年届八旬的老父,拖着两个未满10岁的孩子,极度痛苦的陈天民病倒了,这一病就是好几年。

1995年,北京的朋友闲谈中得知他喜欢写毛笔字,便把他领进了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的办公室……当他第一次踏进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的教室,他自然把书法课堂看成是如何教人点横撇捺、临帖运气,谁知中国书协那些名师们却“杀猪杀尾巴”,开课便是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把初学游泳者一下扔到了大海里!好在他当兵时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积攒了一定的文史功底,否则只能听天书打瞌睡!而生活的贫困潦倒更折磨得他像乞丐——住不起每夜5元的地下室,平生第一次流落街头,与流浪者、上访者、身份不明的“北漂”混迹在地铁口,地铁的霉味、乱蹿的蟑螂、飞舞的蚊蝇和时不时的盘问、清场、骚扰,足以摧毁一个体面男人的全部尊严。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补空白打基础,他像搞体育竞赛一样,起步就注重基本功的科学练习,严格按照“心正则笔正”、“字虽有象,妙出无为,心虽用形,用从有主”等法度,一笔一划苦苦追求图其形、尽其势、解其意而不是死临帖,也不图多图快,讨论发言,他似乎有提不完的问题,下课前,他总要借上几本书边走边看。节假日,有钱的同学呼朋唤友去聚餐,他却借着昏暗的路灯以地当纸边写边记。有时地铁口挤满了无家可归者,他便铺张报纸蜷缩在立交桥下,在川流不息的车轮声中,背诵着张芝的《六体论书》,在灯红酒绿的吵闹声中,拜读着唐太宗的《王羲之传论》,在雷鸣电闪的深夜,琢磨着张怀瓘的《文字论》,在风雪交加的冬夜,研究着刘熙载的《书概》……经过数年日夜拼搏,他硬是凭着不耻下问、勤学苦练,一步步从初级班而高级班,从高级班而研修班,并以作品两次获中国书协教学成果展二等奖,取得了中国书协会员资格,还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首都师大书法研究生课程班。

 

悟通思辨

 

陈天民时常想,书法艺术造就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师,至于涉足其间的王公大臣、文人雅士更是枚不胜数。自古文化人的艰辛和荣耀,都难以逃脱“穷经皓首,齿发动摇”的周期律。难道解开书法奥秘、步入书法殿堂是人世间的一等难事,非要熬到白发苍苍?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年龄大,经济紧,都在逼着他探索捷径——凡书法大家,无不是熟读诸子百家的饱学之士,无不是自强不息的劳谦君子,而不通史哲处处都是闭门羹,不学百家难以破万卷,只有站在人文巅峰,才能有大气象、大境界,大精神、大造化,大文章、大作品!

陈天民爱思考会总结,也是个擅长于找结合部找切入点的人,一旦找到了入门的钥匙掌握了诀窍,他便会如打乒乓球一样狠扣猛攻,穷追不舍——从高台跳水悟出了优美的“中锋用笔”,从打擦边球悟出了高妙的“中庸之道”,也从传统文化中逐渐悟出了“书为心学”、“技道双修”的真谛,悟出了“书者,抒也”、“书为心画”的古训,也慢慢揭开了二王多才多艺、欧阳询不择纸笔、虞世南众书之巧和苏轼不践古人的奥妙所在,同时对“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内刚”的阴阳理论有了更新的认识,一步一步朝着“面目多变,锋芒所向,神气完足,笔挟风雨,意气纵横”的新目标大步迈进。

或是清贫和饥饿最能扩张记忆的毛孔,最能激发人的潜能和进取心,已经47岁的陈天民博览群书,转益多师,从而站在更高的书法境界与历史对话。

他吃过天津大学教授孙伯翔先生的“杀威棒”,曾跟随四川大学侯开嘉教授走上隶书之路,而中国书协副主席、辽宁书协主席聂成文先生,则从草书角度打开了另一扇天窗。

先生认为学习草书似乎对陈天民更合适:体魄高大,眉清目秀,猿臂敏捷,性格细腻,擅长点线结合,会心阴阳平衡,文化功底扎实,粗看有秦汉金戈铁马之气之刚,细察有唐宋雍容华贵之美之柔,肯定在草书上大有作为,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书坛上难得的可造之材!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聂先生的鼓励下,陈天民即以孙过庭的《书谱》为座右铭,反复咀嚼“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的内涵,仔细体味“悬针垂露之意,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的本质,尔后上溯汉隶章草,劲追二王颜柳,撷取颠张狂素,兼收欧褚虞苏,揣摩法度造化,狠抓运笔上的“执、使、转、用”技巧,逐渐步入了“古书乐趣,云物天机”、“挟雷裹电,万马奔腾”、“恢宏大气,狂狷质朴”的书法天地,还为了追求更大空间的美学感和运动感,改俯身写书为立身挥毫。一路跋涉,百折不回,2003年以来,他的草书在全国第八届书展和全国第五届新人新作展等一系列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中频频获奖入展。

 

两获大奖

 

10年去粗取精,10年兼收并蓄,他的草书不择纸墨、挥洒自如,下笔便如游龙入水,重墨掀浪,连笔如飞马传诏,风驰电掣,顿笔则三军列阵,先声夺人,枯笔恰似选材取士,不拘一格,浓淡间隐隐约约如云如烟,合分之际金戈铁马气势奔放,狂放的一气呵成,内敛者阴阳互补,偶有不连者血脉相通,力重的要似一枪戳下马,轻柔的却如蜜蜂戏花间,字行里万象错纷神采飞扬,眼花缭乱者如公孙大娘舞剑,得意忘形者如饮中八仙醉酒。记者目睹陈天民书边塞诗,如人在军阵,顿觉“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书咏史诗,如唱天上谣,恍然“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书悯农诗,如随卖炭翁,眼见“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这样评价说:“现在对书法的评判,一是‘到位’,二是‘味道’,他在转向书法时,把原来的对体育也好、对生命也好、对文化也好的一种理解全部转化了过来,这一下子就等于把他的前半生都用上了。天民的书法点画也好、结构也好、线条也好,功夫到位,表现了自己的情趣、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审美,他从王羲之、从孙过庭这样走过来,走得很结实。”

2006年的11月,陈天民赴合肥参加第二届兰亭奖评选。面对全国三十多家媒体现场直播,陈天民给兰亭奖的记忆留下了一段佳话。记者邹峻在“兰亭特别报道“中写道:面试的那天,谁都害怕吃亏抽取第一号,而他却偏偏遭遇了“第一劫”,被打了个全场最低分,于是午饭时大家都纷纷敬酒以示安慰,谁知他却笑着说,谁叫我年纪最大呢!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啊!一番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大家都猜测他可能要落榜,谁知总成绩出来了,陈老师不但榜上有名,而且戏剧性地获得了兰亭奖·艺术奖!

“书法是一种意象的艺术,它法度严谨又变幻无穷,它细致精微又粗犷恢宏,它简单质直却神秘深邃,它模模糊糊却实实在在,它是我的生命,它是我的生活,它是我的梦。”为了编织天大的梦,陈天民第一个把体育训练的最新成果——念动训练引入书法创作心理训练,这一理论在第六届书学讨论会引起专家的关注,同时,他还本着端正观念、因人施教、技道双修的宗旨,悉心传授“民族精神,正大气象”的理念,在数省市培训了数千弟子。近年来,其弟子先后有112人次在国展中获奖或入展,32人加入中国书协。2009年,在第三届兰亭奖评选中,他一举获得兰亭奖·教育奖,再次登上了兰亭奖的领奖台,从而成为西北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兰亭奖的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

 

兰亭境界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现在,身披诸多光环的陈天民,把名利看得很淡,出言动语映射着关中人的淳朴、厚道和学者的博学、谦逊,他谢绝了发达省市给予的优厚待遇,立足三秦回报乡梓,多次把巨额奖款捐给了灾区和贫困学生,又着迷似的驾车四处无偿开坛讲学。他总是谦称“奉天草民”,创作室也名曰“易安庐”。他说,“余世代亦耕亦读,非书香门弟,非官宦望族,非商贾富户,青菜果腹,无衣食之忧,泉林逸性,无案牍之劳,得简榻好卧七尺之躯,守陋室可娱方寸之心。”

今年7月初,刚参加完“兰亭群星荟中原”活动的陈天民,就风尘仆仆来宝鸡传经送宝。他说自己像蚕,现在还不到结茧的时候,只有多吃桑叶,方能结一个大茧。

我们祝愿陈天民的茧,结得和他的梦一样大。

 

 书坛鬼才陈天民

 

陈天民,字玄伯,号奉天草民,别署易安庐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咸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其书法作品曾获: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三等奖;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第七、第八届成果展二等奖;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成立十周年展特别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入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入展;《高恒杯》书法展入展;《走进青海》书法展入展;纪念建党85周年书法展入展;全国第二、第三届书法兰亭奖。所著的书法论文《书法欣赏管窥》、《书法创作心理探微》,在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入选,另有三十余篇论文散见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学术刊物。从事书法教育工作,共培养学员五百余名。

 

书坛鬼才陈天民 书坛鬼才陈天民 书坛鬼才陈天民 书坛鬼才陈天民

 

书坛鬼才陈天民  书坛鬼才陈天民  书坛鬼才陈天民

 

书坛鬼才陈天民   书坛鬼才陈天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