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经纬小学校张美娜

(2019-03-25 07:03:37)
标签:

365

分类: 精品课堂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部分,体会生动的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刺猬的高明,体会“我”对刺猬的情感变化,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不仅有美妙的声音,绚丽的色彩,还有可爱的动物朋友。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刺”这个字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齐读课题。

2.知道它是谁吗?(刺猬)

二、理清字词,扫清障碍。

1. 今天我们一起跟这位“带刺的小动物”交个朋友吧。课前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音。哪个小组开火车领读?

2. 仔细观察“刺”和“栆”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1:“刺”左边部分有勾,枣上边部分没有勾。(你观察到笔画上得区别,刺的第三笔是横折钩)

 2:“刺”是左右结构,“枣”是上下结构。(找到结构不同)

 3:他们都有相同的偏旁“朿”。(你观察得真仔细)

 3、为什么他们都有相同的部件“朿”呢?请看。

师:我们中国很多汉字的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

4、扎:这是一个多音字,放到句子中能读准吗?在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它的第一个读音,谁来读?表示捆绑就读za,那在本课文,另外一个读音,能读准吗?表示“刺”的动作,读扎。

5、带着拼音能读准,去掉拼音还认识吗?我来考考你们

    三、借助预习卡,理解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课前你们都完成了导学单,已经读懂了课文的内容,太了不起了,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导学单上的第一题,全班同学都用了同一个词来回答。一起说是哪个词?

生:高明

师:谁来读这句话。

师:高明是说刺猬偷枣的本事怎么样?

4、师:难怪作者心中也是暗暗“钦佩”。钦佩还能换成什么词?

生:敬佩

师:送到句子中读出来。

师:这个“钦”字在古代是和皇帝有关的。诏书上面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最后都是钦此”。皇帝亲自派出的官员叫“钦差大人”。所以,钦佩表示的是极高的敬意。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5、读到这,爱思考的你们一定会提出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

1:小刺猬偷栆的本事到底有多高明?

2:小刺猬到底是怎么偷枣的?

3:刺猬的本事是什么?

师:那我们一起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导学单上刺猬偷枣的流程图。老师看到同学们在自学的时候,已经找到了偷枣的过程。 谁来汇报?    

      爬枣树—摇晃树—从树上掉下来—收枣—驮枣跑

师:你们已经发现了它偷枣的过程,这一步步,真高明!

6. 那在偷枣的过程中,小刺猬都有哪些动作呢?请你和小组的同学边读边交流,先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然后再圈出偷枣时的动作。

师:哪个小组汇报,爬枣树时,都有什么动作?

a:爬枣树: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深处的枝条。。。。

生:爬

师:这两种爬可不一样啊,先缓慢地爬,再诡秘的爬?知道什么是诡秘吗?

生:神秘、隐秘、不易捉摸。

师:来,把这种“诡秘”的感觉读出来?

师:把“诡秘读得再慢一些”神秘感就出来了。谁读?

师:这样小心谨慎的爬,真高明!

b:摇晃树: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哩啪啦地落了一地。

师:接着汇报。

生:摇晃

师:想象着当时的画面,能读好这句话吗?

师:想要读好这句话,就要读好这两个拟声词,听老师读?

师:这两个拟声词我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快

师:很轻快,让你感觉到?

生:摇得用力,枣掉的多

师:那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师:掉了这么多的枣,刺猬本事真高明啊!

c:从树上掉下来:我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师:继续汇报

生:掉

D:收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师:收栆的过程有哪些动作?

生:爬,归拢,打滚儿,扎枣

师:这是偷栆过程中,最精彩有趣的地方,谁能把它读好?

师:这些词语它读得怎么样?

生:匆匆应该把“爬来爬去”读得快一点。

     逐个就是一个一个,读得慢一点。

师:谁来读。

师:谁再评评,它读得怎么样?

师:读好这个儿化音,就更能感受到偷枣时有趣了。

师:谁来读?

师:“你猜怎么着”,就像你给同学们出难题一样,语调要上杨,和后面句子一起读时,停顿的时间也要略长,好像给人思考的空间,你读?你再读?

师:谁读全句。

师:我们一起读。

师:去掉“长”这个字,你觉得好吗?

生:不好,去掉就感受不到小刺猬偷栆多,也不生动,没有趣了。

师:你看,这个小刺猬瞬间就长大了,长胖了,多可爱啊!作者的用词可真生动形象啊!

 E:驮栆快跑

师:继续汇报,还有那些动作

生:驮,跑

师:同学们,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是有步骤的,作者在写这个过程的时候,也是有方法的,写了这么多的动作,就把刺猬偷栆的画面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说,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

师: 那你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栆的吗?

  讲的过程中,你可以借助偷枣的流程图,也可以想象着刺猬偷栆的画面,还可以借助偷栆时关键的动作来说。先自己练习说一说。

7:你们觉得他讲的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他讲的很有顺序。声音也很洪亮

师:如果再把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加进去,会讲的更好。你最想听谁讲?

8.师:听着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讲着小刺猬偷枣的故事,相信你们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这只小刺猬。那学到这里,你们是否已经找到了在预学单上自己提出的问题答案了呢?通过对同学们问题的整理,我找到了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A请你读:一星级:刺猬为什么偷枣?

     刺猬是杂食哺乳类动物。吃枣是本性。

B请你读:二星级:小刺猬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谁来答?

生:没站稳,不小心掉下来了。

师:这也是一种可能性。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摇完再爬下来就慢了,怕人发现。掉下来既快又省时。

师: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C:三星级:我读这篇课文时也有一个问题?我关注的不仅是内容还关注到了语言的表达。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共同学习了摘抄,老师也有这样的阅读习惯,我抄写了三句话,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作者对刺猬的称呼会有变化,感情有什么不同呢?

师:谁读第一句?

师:这个时候作者还不知道它是小刺猬呢。是陌生的

师:感情很平淡。

师:你读第二句。

师:“噗”这个拟声词读的再轻快点。谁读?

师:圆滚滚的小肉球掉下来,多有趣啊。我感觉到你有点喜欢它了,比较亲近。

师:你读第三句。

师:你钦佩刺猬偷枣的本事,称呼更加的亲昵了,格外亲近了。

师:随着小刺猬偷枣的过程,作者对小刺猬的情感也是在一步步加深。

9.  你看,摘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者精彩的段落。我们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就像老师这样,每当翻开摘抄笔记,不仅想到了小刺猬偷枣的高明可爱,还能够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

     师:现在,你也像老师这样,在这篇课文中,摘抄一句你喜欢的话,并且在旁边记录你的感受。

     师:谁愿意来读读你的摘抄的内容

    四、总结拓展

从你们的预习单中,我发现你们还对小刺猬的有哪些生活习性,居住的环境是什么样,都很感兴趣。这篇课文节选自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原文除了写刺猬偷枣,还写了小刺猬一家很多的故事。课后你可以翻开这本书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一下,你对小刺猬又有了哪些新的印象。

    五:板书

                        23 带刺的朋友

                  

  高明    爬  摇晃    归拢  打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