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纵横看要素目标准定位——统编教材三年级课例研讨有感(经纬小学徐岩)

(2019-03-17 20:21:00)
标签:

阅读教学

统编教材

分类: 语文教学与思维发展

31314日两天,我组织工作室的成员们进行了统编教材的课例观摩与研讨,我欣喜地看到各位成员通过上学期的集中培训,假期的自我学习,已经基本了解了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双线”组织单元。大家一致认为统编教材编得好,统编教材也很好用,而如何用好统编教材,还需要老师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与总结。

用好统编教材,首先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意识”。课堂上,我们看到了老师们都能够把“语文要素”作为教学的目标,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注重通过听、说、读、写、书这些语文活动,加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师怎样把握单元的语文要素呢?首先,老师们都关注了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是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并明确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单元导语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包括名言锦句,第二部分从阅读和表达的角度,提炼信息要求,有的把本单元信息的基本内容也呈现出来,不仅仅是语文要素,还包括阅读的方法能力,表达的方法能力都体现在里面。

其次,老师们关注了课后习题。课后思考题从三个纬度:理解与交流(旨在培养整体感知和领悟把握),积累与运用(包括篇章段落词句,摘抄,有特色的句式或段式的仿写,旨在运用实践),拓展与实践(关注生活与社会的联系)。编者在课后题的设计上,对于每一节课语文要素的落实有着明确的指向。

另外,老师们都关注了“交流平台”,它是在学习了整单元的内容后,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梳理,进一步提炼方法。

只有明晰了这套教材的编写特点,老师们才能用好统编教材,教好语文。

     我们在备一节课的时候,要做到关注“三个目标”:关注常规性目标,单元重点目标,本课的个性化目标。我们应该思考“这节课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备课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词句段的学习是怎么体现语文要素的。这是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明确这节课我们要去的方向。

其次,还要关注这一课的个性化目标。我们要思考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与前面的哪些册次,哪些单元是相互勾连的,语文要素是如何螺旋式上升梯度发展的。明确这节课的起点在哪里。

例如刘莹老师执教的第七单元的《大自然的声音》一课,单元要素是“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出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从教材编排上可以看出,训练的梯度是递进的,前后是有关联的。因此,备课时,我们要考虑标语文要素纵向的序列性、系统性、发展性,要有一个全盘的考虑。

在同一单元落实语文要素时,还要注意单元内部横向的关联性。每一课都要围绕单元教学重点进行设计,落实语文要素,要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要注重单元的整体性。例如:刘莹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声音》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指导学生落实语文要素“积累喜欢的句子”时,老师重在使学生明确摘抄的要求是“字迹端正,抄写正确,不多字漏字。”还告诉学生可以分类摘抄,摘抄书写的格式:右下方注明出处。张美娜老师执教的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带刺的朋友》,在这一课中,教师重点带领孩子在摘抄的语句旁边写感受。两课的教学设计从不同侧重点让学生明确了摘抄的要点。

    正确理解与把握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是用好统编教材的关键,也是工作室开展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一个人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型的团队,得益于专业的交往。工作室就是为这些渴望成长的老师们提供了交流研究的平台,这样的专业交往,是让我们站在同伴的肩膀上眺望,成就更专业的彼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