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祖国宝岛—台湾十日游随记(10)

(2018-12-29 10:05:46)
标签:

旅游

文化

情感

图片

教育

分类: 图说天下
                     祖国宝岛—台湾十日游随记(10)
   
    上午十点在酒店大门前十元钱搭了个电动三轮车,行约十多分钟到金花路。
    我花五元钱买了地铁车票,坐10号线行三站到太平园,换7号线行四站到文化宫,又换4号线走了四站,在宽窄巷站下车。
    哬哈!暮名前来的各地游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川流不息的走在宽窄巷……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
    满清没落之后,满城不再是禁区,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有些外地商人乘机在满城附近开起了典当铺,量收购旗人家产。形成了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住满城的独特格局。
    此间的宽巷子名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名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明德胡同)。
    辛亥革命以后,清朝总督赵尔丰随后交出政权,拆除了少城的城墙,一些达官贵人来此辟公馆、民宅,于右任田颂尧李家钰杨森刘文辉等先后定居在这里,蒋介石也曾经来过,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民国初年,当时的城市管理者下文,“胡同”改为“巷子”。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一次城市勘测一中,传说当时的工作人员在度量之后,便随手将宽一点的巷子标注为“宽巷子”,窄一点的那条就是“窄巷子”,有井的那一条就是“井巷子”。  
    宽窄巷子见证成都了二干三百年来城市建设发展与演变的代表成都市“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如今只有路网与河道的位置,而宽窄巷子还留存清末民初的历史痕迹。
    中国的满城制度在全国几十个重要城市中,成都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宽窄巷子完整体现了清朝满城近300年的历史演变。
      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它规划与建筑的独特风格:完整的城池格局与兵营的结合,北方胡同与四川庭院的结合,民国时期的西洋建筑与川西民居的结合。这些特征造就了宽窄巷子的建筑艺术特色,使之成为当今城市风貌趋同大中稀缺的城市文化资源。     20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被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在保护老成都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词典中。
    2005年,宽窄街区重建工作启动。
    2008年6月14日(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宽窄巷子作为震后成都旅游恢复的标志性事件向公众开放。
   不虚此行,我请游客用我的手机给照了几张像。看了下錶十二点了,为不误行程,顺来路返回。
   下午三点乘车去机场,五点半登上川航3U8841航班,晚九点三十分顺扺乌鲁木齐,小雷和丹妮来接。
                                                      
                                            2018年10月2日乌鲁木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