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老家的人、老家的事(之五)

(2011-05-04 12:25:40)
标签:

王法良

出岸镇

礼王府

老家的人

光绪帝

分类: 纪实文学

                 

        老家、老家的人、老家的事

                       --------系列文学之五

                 清代书法家王法良

       王法良(1848-1909),字弼臣,任丘市出岸镇人,清代书法家。其父王金台,咸丰癸丑科(1853)进士,官至云南司郎中加二级,平生好书法。

    王法良幼时聪敏好学,受父亲影响,尤其酷爱书法。为将其培养成才,王金台便将"学业宏达,书法尤工"的家乡教书先生王斌请到北京,做为家庭教师,指导王法良学习。

    王法良在王斌指导下,终年临摹颜鲁各帖,终至炉火纯青。他模仿同代颜体书法名家钱南园书写一联,就连非常熟悉钱南园书法的人也难辨真伪。后来,王斌经王金台举荐到礼王府任馆师,王法良谨遵师命,学习更加刻苦。中年以后又临苏帖,作隶书,皆登峰造极。曾与精通颜体书法的钱南园、何子贞有"三鼎足"之称。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皇帝下诏书写清宫太和、昭德、贞度三门额。经同乡世谊前辈、吏部尚书李鸿藻引荐,光绪帝批准,由王法良书写,但令"门"字不准提勾。王法良受旨后,三门额一挥而就。自此,名声大震。朝中名公巨卿请其书写碑、匾墨迹者接踵而来。遂为当时书法名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