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孩子“报喜"习俗

(2012-04-25 15:53:03)
标签:

德化

外家

回送

传统习俗

河卵石

杂谈

分类: 家乡文化
生孩子“报喜"习俗

周宗禧

德化民俗中,生男孩有“报喜”的传统习俗。但是各地“报喜”的方式和对象不同,有的向天地“报喜”,有的向祖宗“报喜”;较为统一的是向外家(即孩子的外公外婆家)“报喜”。

向天地“报喜”:德化的民间建筑习俗中,在正厅中栋向外第三支梁的下面再增添一支附梁,取其名为“灯”梁,专为正月点灯时挂灯用的,灯为丁之谐音。因此,家里生了男孩当天遂点上一盏灯挂在厅中的灯梁上。寓意天地有灵,我这座房子又新生一新“丁”了,特向您报喜。

向祖宗“报喜”:德化民俗每年正月十五都有点上元灯,因此有的地方生了男孩子的第一个正月十五,要到自家的祠堂挂一盏灯,寄意向祖宗报“添丁”之喜。

向外家“报喜”:以前凡是以后生男孩都得向外家“报喜”,是德化较为普遍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提倡男女平等,因此,婚后第一胎生男和生女一般都向外家报喜。婚后不论生男生女都向外家“报喜”。“报喜”的方式和内容各地均有差异。

生孩子向外家“报喜”又称“报酒”。一般是备一筐糯米饭、一头鸡、一坛红酒,另加些粉干、线面之类。家庭较为富裕的人家再加送从市场购买的几瓶好酒,办成一担,挑到外家,叫鸡酒担或“报喜担”。外家把报喜担的糯饭,分给自家的亲堂兄弟和厝边好友吃,吃到报喜饭的人有的回送一块衫子布。外公外婆收了那坛好酒后,要用鸡肉、猪肉、香菇、金针菜、海蛎、蛋等煮了一坛回送,同时要回送孩子的背巾、被子、衣裤、鞋、帽等东西。有的地方还要送两个小河卵石、两小节竹根、寄意外公外婆祝孩子根基像石一样的牢固,长大成人。有的送两根生葱,两小片松明柴,寓意孩子聪明伶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