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跨过三坎
2025-07-21 17:16:44
标签: 过三坎 60岁 75岁 84岁 健康
怎样跨过三坎
六十开外,命运开始深沉
第一坎:60岁,这不是你老了,而是你的身体开始“内退”了。60岁,五脏六腑正式进入半退休状态,气血不足,筋骨松弛,免疫系统“摸鱼”。这个阶段是慢病的集中爆发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像是排队的快递,一个接一个送上门。
体检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一年一次,别漏。 别再硬啃排骨和肥肉:饮食上要“七分素三分荤”,多吃黑芝麻、山药、桑葚,补肾养血。
第二坎:75岁,不是老而是“脆”
身体不是突然垮掉的,75岁前后,人的肌肉大量流失,骨密度骤降,脑功能下降。
神经科的研究指出,75岁是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发年龄,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发病率成倍上涨。更可怕的是,肌少症也悄然登场,让你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摔就骨折。
可别小看那一摔,真能送命
据中国老年学会发布的数据,75岁后的跌倒是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髋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接近30%。别再幻想“我身体结实摔不坏”,骨头都开始“骨质疏松”了,结实什么?
怎么办?你得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自己
补钙不如补“肌”。每天保证30分钟的负重运动,如快走、拉伸、深蹲(别深得太猛,量力而行)。
“肾主骨生髓”,养骨先养肾。可用杜仲、续断、枸杞泡水,强筋健骨,慢慢来。
心理上:别怕麻烦,拐杖、防滑鞋、洗澡坐凳,该用就用。
第三坎:84岁,你以为是在收尾,其实是人生下半场的考验
到了这个年纪,很多人开始吃饭随缘,睡觉迷糊,药忘吃也不当回事,反正活这么久。
84岁不是“等死”,而是“拼命”。一项国家老龄委的调查数据显示,84岁是老年人死亡率的又一高峰期,很多人因为感染、营养不良、情绪问题,猝不及防地离开。
你以为是自然死亡,其实是被“慢性病+忽视”联手打败了。
这个年纪,最怕啥?不是病,是“没人管”
·
孤独感是个隐形杀手:研究显示,长期孤独老人的死亡风险与吸烟相当。
·
营养摄入严重不足:牙不好、食欲差,加上不重视,蛋白质摄入低到离谱,免疫力一塌糊涂。
·
中医强调“心为君主之官”,心气虚则百病生。这个年纪最怕心情压抑,情志不畅,容易化作病根。
怎么办?活得像个“老顽童”,才有后福
·
吃得少,吃得精:蛋白质必须有,豆腐、鸡蛋、鱼肉轮着上。
·
每天晒太阳20分钟,动动胳膊腿,哪怕是拉拉手指头,也别一整天猫在沙发上。
·
用中医“调神养心”:可常用酸枣仁、柏子仁煮粥,养心安神,睡得香,气也顺。
真正的长寿,是熬过三坎之后的“自我进化”。不是靠命硬,而是靠“智慧+行动”。
顺时养生,顺势而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每一季都不浪费,每一岁都过得有章法。要预防为主、慢病管理、心理健康。
浠欒姳zh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63
- 关注人气:0
- 荣誉徽章:
怎样跨过三坎
怎样跨过三坎
六十开外,命运开始深沉
第一坎:60岁,这不是你老了,而是你的身体开始“内退”了。60岁,五脏六腑正式进入半退休状态,气血不足,筋骨松弛,免疫系统“摸鱼”。这个阶段是慢病的集中爆发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像是排队的快递,一个接一个送上门。
体检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一年一次,别漏。 别再硬啃排骨和肥肉:饮食上要“七分素三分荤”,多吃黑芝麻、山药、桑葚,补肾养血。
第二坎:75岁,不是老而是“脆”
身体不是突然垮掉的,75岁前后,人的肌肉大量流失,骨密度骤降,脑功能下降。
神经科的研究指出,75岁是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发年龄,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发病率成倍上涨。更可怕的是,肌少症也悄然登场,让你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摔就骨折。
可别小看那一摔,真能送命
据中国老年学会发布的数据,75岁后的跌倒是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髋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接近30%。别再幻想“我身体结实摔不坏”,骨头都开始“骨质疏松”了,结实什么?
怎么办?你得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自己
补钙不如补“肌”。每天保证30分钟的负重运动,如快走、拉伸、深蹲(别深得太猛,量力而行)。
“肾主骨生髓”,养骨先养肾。可用杜仲、续断、枸杞泡水,强筋健骨,慢慢来。
心理上:别怕麻烦,拐杖、防滑鞋、洗澡坐凳,该用就用。
第三坎:84岁,你以为是在收尾,其实是人生下半场的考验
到了这个年纪,很多人开始吃饭随缘,睡觉迷糊,药忘吃也不当回事,反正活这么久。
84岁不是“等死”,而是“拼命”。一项国家老龄委的调查数据显示,84岁是老年人死亡率的又一高峰期,很多人因为感染、营养不良、情绪问题,猝不及防地离开。
你以为是自然死亡,其实是被“慢性病+忽视”联手打败了。
这个年纪,最怕啥?不是病,是“没人管”
· 孤独感是个隐形杀手:研究显示,长期孤独老人的死亡风险与吸烟相当。
· 营养摄入严重不足:牙不好、食欲差,加上不重视,蛋白质摄入低到离谱,免疫力一塌糊涂。
· 中医强调“心为君主之官”,心气虚则百病生。这个年纪最怕心情压抑,情志不畅,容易化作病根。
怎么办?活得像个“老顽童”,才有后福
· 吃得少,吃得精:蛋白质必须有,豆腐、鸡蛋、鱼肉轮着上。
· 每天晒太阳20分钟,动动胳膊腿,哪怕是拉拉手指头,也别一整天猫在沙发上。
· 用中医“调神养心”:可常用酸枣仁、柏子仁煮粥,养心安神,睡得香,气也顺。
真正的长寿,是熬过三坎之后的“自我进化”。不是靠命硬,而是靠“智慧+行动”。
顺时养生,顺势而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每一季都不浪费,每一岁都过得有章法。要预防为主、慢病管理、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