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火问道
林火问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55
  • 关注人气:2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发“购房券”,不如请回董特首

(2009-12-13 23:41:05)
标签:

房产

媒体今天纷纷报道,为解决深圳“夹心层”,买不起商品房问题,政府拟研究发放购房券。笔者置疑,此举是慷财政之概,为开发商和炒房买单,岂非等同于政府认为深圳的高房价合理,继而引发新一轮投机潮?

事实上,国内经济发达城市里,无论是“居者无其屋”的比例,还是房产市场大起大落的幅度,深圳当之无愧都排名第一。
 
自2006年初起,深圳房产价格一路暴涨不止,不仅让无房阶层深感无奈,对于已经用尽积蓄置业的普通工薪族人士而言,由于名下仅有一套房产,房价上涨并不能减轻他们的高额供楼负担,只能自我挖苦每天为银行打工。

同时,由于地产价格狂涨,导致城区租金和物价齐齐飞涨,据统计,从出租车费到瓶装天然气费,深圳有数十项公共收费列国内第一。

而深圳历届市长,主要精力放在市政基建和楼堂馆所等政绩工程上,虽然在机构改革和“亲民秀”上屡有作为,但唯对高楼价束手无策。

令人奇怪的是,近年来每当深圳楼价一有下跌迹象,就会有“深圳土地难以为续”,“取消限外令”,“市属房企高价拿地王”等推波助澜之举。

回想近邻香港,前特首董建华在99年回归之后,立刻推出“八万五”(增加公屋)政策,意图扭转当时房产价格高企,炒风狂热之势;不料恰逢“亚洲金融风暴”,房价在三年内暴跌六成多,硬着陆的后果令许多香港炒家倾家荡产,也让大多数中产阶层成为“负资产”一族。

颇有争议的“八万五”政策,是否真的如此罪大恶极?反思之下,罪魁祸首应属西方金融大鳄!
   
巧合的是,引发2008年深圳房价一度跌至1万元/平米的,同样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次贷危机”,不禁令人有“西方生病,东方吃药”的感叹。

但董建华的“八万五”,是出于道德和理想,要为小民谋福,不惜得罪城中巨富;而深圳有关部门曾出台的2005-2010年住宅规划中,提出五年新增加“14万套”经济房目标,目前却仅完成了不足20%,并未闻有人因此事而被问责下台。

希望深圳的主管领导,不要光是为政府机关大建福利保障房,更要落实稳定房价,让深圳市民能从容选购。其实,严打囤地,关外地铁上盖住宅须以建经济房为主,向交易价超过1.5万/平米的商品房征收特别物业税等,要比打分排队申请什么“购房券”直接有效得多。

面对深圳业内预测2010年房价的一片看涨之声,董建华的知音,令在何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