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维儒
维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51
  • 关注人气: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小龙的黃昏---读《晚饭花》有感

(2019-05-05 14:34:54)
标签:

杂谈

“鲁迅小说有'我',汪曾祺小说有'李小龙',都是引领读者进入作品的一个视角切入点。这个我,有作者的影子,又不能完全等同作者。汪老的'我',个人印记太强烈,几乎就是少年汪!比如看晚饭花中的王玉英,就是李小龙的视角,我们很容易地就感觉到那就是少年汪曾祺的眼光。汪老笔下的'我',比起鲁迅的'我',更贴近自己。”这是任俊梅老师对我写“《昙花·鹤和鬼火》---李小龙是汪曾祺也”一文入骨三分的评论。

汪曽祺《昙花·鹤和鬼火》里的主人公是李小龙,《晩饭花》里的主人公又是李小龙。

《晚饭花》开门见山地介绍:“李小龙的家住在李家巷。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巷子,相当宽,可以并排走两辆黄包车,但是不长,巷子里只有几户人家。”我是东大街上的人,一看就知道,汪老笔下的李家巷即科甲巷,李小龙即汪曾祺。是的,科甲巷在人民路上算是比较宽的一条巷子,北端与人民路相接,巷子南首就是螺蛳坝,拐角第一家就是《鱼》中的厐(唐)家肉案,螺蛳坝西边的河叫臭河边,坝的东边则叫越塘。

巷北首西侧陈家“有好几棵大石榴,比房檐还高,开花的时候,一院子都是红通通的。结的石榴很大,垂在树枝上,一直到过年下雪时才剪下来。陈家往南,直到巷子的南口,都是李家的房子。”说明李家的地盘大,房子多,几乎占了巷子的半边。东大街一带像汪宅这样的大户不多。

汪曾祺在《我的家》的描述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的那个家是不算小的,我的家大门在科甲巷......而在西边的竺家巷有一个后门。我的家即在这两条巷子之间。临街是铺面。我们的家在这些店铺后面,占地多少平方米我不知道,但总是不小的。”

晚饭花就是野茉莉。因为是在黄昏时开花,晚饭前后开得最为热闹,故又名晚饭花。晚饭花,一个富有诗意的花名,做了汪曾祺这篇微型小说的题目,于是这篇散文化的小说也就有了诗意,有了别样的情致,令人回味无穷。

这篇散文化的微型小说,仅一千多字,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与情爱,没有信誓旦旦的海誓山盟,也没有那种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的结局。它的语言,带有一种散文诗的味道,平淡之中有情致,耐人咀嚼。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也只写了两个人物:李小龙和王玉英。他们住在同一个巷子里。李小龙暗恋着王玉英。每天放学,他都要经过王玉英家的大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看看傍晚开得很旺盛的晚饭花,看看“坐在晚饭花前做针线”的王玉英。“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为黄昏了”。“李小龙很喜欢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玉英有一个很好看的身子。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可见,李小龙对于男女的情爱已经有了朦胧的下意识的感觉,他喜欢玉英,暗恋玉英,遗憾的是他的这种单恋并不执着,并不热烈,既没有语言上的表白或者暗示,也没有付诸于实的任何行动,他只是每天放学路过时看看那静坐在天井里的他喜欢的女孩子,若无其事地默默地度过一个又一个黄昏。他们门不当,户不对,李小龙身为李家的大少爷,而玉英出生卑微,自然是走不到一起的,这一点李小龙自己也十分地清楚,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李小龙只是喜欢玉英的“好看“而已,注定不会碰擦出火花来。

被暗恋的王玉英呢,她丝毫也未察觉日日从她门前经过的男孩的心事,也只是日复一日地做着针线,在晚饭花前打发着平静的一成不变的生活。她知道自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她明明知道钱老五名声不好,人家的议论也传到了她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可她没有表示反抗,而是默许了这门亲事,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结婚后,钱老五并没有变好,她只得自食其果。她似乎是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晚饭花还在开着。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看见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看见一个背影,她头上戴着红花。

“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不该嫁给钱老五。”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这个结尾写出了李小龙的内心遗憾和行动,也写王玉英的默默承受;李小龙“很气愤”,为玉英惋惜,也为自己惋惜,不能够天天看到玉英的身影了。

这篇微型小说,言近旨远,辞约意丰,其意蕴往往是难以一言以蔽之的。汪老虽然淡化了情节,但其主题却具有深厚的底蕴。

从《晚饭花》的王玉英让我联想到《受戒》,小英子和明海的初恋情愫的描写让人为之动容。小英子眉眼的明秀,性格的开放爽朗,身体姿态的优美和健康,给汪曾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汪曾祺说明海小和尚是没有的,“小和尚那种朦朦胧胧的爱,是我自己初恋的感情。”

《大淖记事》里巧云失身后的描写让人叹息不已:“巧云破了身子,她没有淌眼泪,更没有想到跳到淖里淹死.....她怔怔地坐在床上,心里乱糟糟的。她想起该起来烧早饭了。她还得结网,织席,还得上街。她想起小时候上人家看新娘子,新娘子穿了一双粉红的缎子花鞋……”

汪曾祺笔下的少女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健康,一个比一个让人难忘。

《晚饭花》很短,很美,很真实,它是一篇短小说,一首长诗,一首意味深长的歌。

汪曾祺在《晚饭花集--自序》中写道:我的儿子曾问过我:'《晚饭花》里的李小龙是你自己吧?'我说:'是的。'我就像李小龙一样,喜欢随处留连,东张西望。我所写的人物都像王玉英一样,是我每天要看的一幅画。这些画幅吸引着我,使我对生活产生兴趣,使我的心柔软而充实。而当我所倾心的画中人遭到命运的不公平的簸弄时,我也像李小龙那样觉得很气愤。便是现在,我也还常常为一些与我无关的事而发出带孩子气的气愤。这种倾心和气愤,大概就是我自己称之为抒情现实主义的心理基础。”

读到汪老的这段话,诸君心里都明白了他为什么要写《晚饭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