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做客《零点锋云》:我为何不翻译中国文学?

标签:
林少华诺贝尔文学奖零点锋云翻译杂谈 |
http://s1/middle/517af20bt92f20ce4fd20&690
著名翻译家 林少华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自开幕以来,自然备受国人关注。然而,诺贝尔文学奖花落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国人难免觉得失落。中国诺贝尔奖情结何时才能解开?到底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奖?
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对话《零点锋云》,聊聊2010年度诺贝尔奖,探讨深层次中国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10月20日(周三)晚24点湖南卫视《零点锋云》。
翻译很重要
林少华觉得“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前提,一般来说必须被翻译成英语,在世界上有了一定影响。”由此,凸显出翻译在获奖中的重要性。
我为何不翻译中国文学?
迄今为止,村上春树大陆版译作几乎都是出自林少华。北师大学者王向远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这样评价:可以说,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
然而,提到为何不考虑把中国文学介绍到日本,林少华认为中国没有出现一个足以同春树相抗衡的作家,就像村上春树在中国影响这么大一样。除去作品本身的问题,林少华觉得另外一个原因就出在翻译身上。
“从大的方面加以分类的话,一种是译出内容,一种是译出味道,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译出内容属于技术操作,属于知性判断层面的东西。而译出味道就属于需要艺术创造性,因为文学关乎审美。”
林少华认为自己将中文译成日文介绍到日本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要翻译,还得找一个对日本文学深有造诣,文学语性很强的日本人来合作。”
林少华认为中国文学的出路不仅仅局限在诺贝尔奖项里,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官能感激与安抚灵魂的平衡。而对现今社会中人们的阅读品味和审美趣味,他表示都有点退化。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10月20日(周三)晚24点,湖南卫视《零点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