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再掀“锋云” 力捧草根炮轰专家
标签:
草根网络语言零点锋云文本模式易中天杂谈 |
那么是什么引发了这么广泛的社会需要?这种需要又是什么呢?不难发现从范跑跑开始,楼脆脆、楼歪歪到躲猫猫都是双音字,比较像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还有“楼不是倒了,只是做了一个俯卧撑”、“打酱油”等语言都略带顽童似的戏弄之意。易中天认为这是返祖现象,枯燥刻板的教育模式抹杀了这一代人的童年。比如小学时最常写的作文就是《记有意义的一天》,学生写作文永远是“阳光灿烂,捡到N分钱今天很有意义,我很高兴”。传统教育从来都没有告诉孩子“你能不能有意思”,对于孩子的规范总是标准答案,标准模式,文本模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成人后就会自觉地有角色意识,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官拽拽”式的表达。易中天就此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证婚人发表祝词:希望新郎新娘认真贯彻,我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夫妻,执行计划生育”。规范带来了各种压迫,也成就了各种反抗,于是网络上滋生了“哥泡的不是面泡的是寂寞”、“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这样叛逆调侃的语言。
当下不少专家学者站出来指责网络流行语玷污了语言,易中天反而力捧网民草根,赞扬他们的创造是富有智慧的,反倒是某些所谓的专家有当众扯淡之嫌,他讲述了发生在一档社会问题调解类电视节目中的故事,博士生导师面对一位有婚姻问题的中年妇女给出的分析竟是:“你们的婚姻出了问题,主要是文本模式不对”。
官方语言、规范教育都是双刃剑,促进了社会正常交流的同时,也限制了人性本身利用语言表达真实情感的需要。社会在进步,文化在发展,中国人也开始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正如易中天对本节目的评价“零点锋云是一个提供草根话语权的大平台”,希望有更多注入民间智慧的能让人们会心一笑的语言涌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再添几多奇葩。
更多节目精彩请关注今晚24点湖南卫视《零点锋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