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再掀“锋云” 力捧草根炮轰专家

(2010-01-08 10:22:07)
标签:

草根

网络语言

零点锋云

文本模式

易中天

杂谈

 

 

 

     18日,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与民间著名评论人李承鹏做客《零点锋云》,幽默盘点2009年流行网络语言,直言不讳地指出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节目中他们颠覆了众多专家学者给予主流语言的传统定位,易中天挖苦类似“岂敢岂敢、久仰久仰、哪里哪里”的客套话为多此一举,纯属“学历越高,越不会说人话”的表现。李承鹏也把网络语言的成因,归功于主流语言的无趣。一直以来人们推测网络语言的幕后黑手,是出于商业性目的而为之,但实际上潜藏在大众心理的某种社会需要才是“杯具”文化的真正诱因。

 

那么是什么引发了这么广泛的社会需要?这种需要又是什么呢?不难发现从范跑跑开始,楼脆脆、楼歪歪到躲猫猫都是双音字,比较像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还有“楼不是倒了,只是做了一个俯卧撑”、“打酱油”等语言都略带顽童似的戏弄之意。易中天认为这是返祖现象,枯燥刻板的教育模式抹杀了这一代人的童年。比如小学时最常写的作文就是《记有意义的一天》,学生写作文永远是“阳光灿烂,捡到N分钱今天很有意义,我很高兴”。传统教育从来都没有告诉孩子“你能不能有意思”,对于孩子的规范总是标准答案,标准模式,文本模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成人后就会自觉地有角色意识,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官拽拽”式的表达。易中天就此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证婚人发表祝词:希望新郎新娘认真贯彻,我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夫妻,执行计划生育”。规范带来了各种压迫,也成就了各种反抗,于是网络上滋生了“哥泡的不是面泡的是寂寞”、“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这样叛逆调侃的语言。

 

当下不少专家学者站出来指责网络流行语玷污了语言,易中天反而力捧网民草根,赞扬他们的创造是富有智慧的,反倒是某些所谓的专家有当众扯淡之嫌,他讲述了发生在一档社会问题调解类电视节目中的故事,博士生导师面对一位有婚姻问题的中年妇女给出的分析竟是:“你们的婚姻出了问题,主要是文本模式不对”。

 

官方语言、规范教育都是双刃剑,促进了社会正常交流的同时,也限制了人性本身利用语言表达真实情感的需要。社会在进步,文化在发展,中国人也开始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正如易中天对本节目的评价“零点锋云是一个提供草根话语权的大平台”,希望有更多注入民间智慧的能让人们会心一笑的语言涌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再添几多奇葩。

 

 

更多节目精彩请关注今晚24点湖南卫视《零点锋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