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8号,将是孔子诞辰2559年。正好,电影《孔子》的拍摄消息也传了出来,导演是胡玫,而编剧竟然是陈汗。
之前关于陈汗的更多消息,是来自于吴宇森的电影大片《赤壁》。这部看起来更像历史搞笑片的电影,虽然出自好几个编剧之手,但是用的最多的,就是香港编剧陈汗的剧本。像诸葛亮为母马接生的桥段,就是陈汗的经典设计,不过,他给马取的名字叫“囡囡”,很南方的叫法,后来却被吴宇森改成了“萌萌”,升级版无厘头。
《孔子》还没有开拍,但是剧本已经在构思中。网上盛传这次陈汗恶搞的更厉害,说孔子竟然是骑着一匹神兽出场的,类似于麒麟;陈汗还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出钟情于让张艺谋来出演孔子。难道,陈汗真的是恶搞系编剧?
但是,作为陈汗这期节目的编导,他的言行完全打翻了我的初始印象,他绝对不是一个八卦的人。相反,这个今年已经50,看起来像个小伙子的人相当的小心谨慎,他直接就宣誓了:“我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恶搞孔子的。同时,我也不是一个恶搞的人,你们认为我是恶搞系编剧,不知道怎么想的。”至于之前他面对媒体的说法,其实只是私下的、个人的想法。剧本肯定会考虑所有国人对孔子的集体印象,不会超出想象的。
不敢恶搞之一:必须珍惜写《孔子》的机会
陈汗很深情的追忆了自己半生来的孔子缘:他中学时最喜欢的文章,就是《论语》;而他大学时的第一首长诗,名字就叫《孔子》;等他教书的时候,更是对孔子的“有教无类”感触丛生。所以,这次能写《孔子》的剧本,简直就是人生的宿命,这样的机会只能珍惜,怎么敢去恶搞?
不敢恶搞之二:合情合理的人性细节
那么,大家凭什么要去看这样一个孔子呢?陈汗最天才的解释是这样的:史实记载的全都有,但是我的虚构是合情合理的,细节也是人性化的。史书记载的只有几个字,不勾兑一些细节,电影怎么拍下去?这个解释大概能看出来诸葛亮接生的合理性。
不敢恶搞之三:感情戏也得规矩
对于孔子的感情戏,作为最有卖点和想象力的电影桥段,陈汗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但是他更看重哪些看起来比较狗血的,但是百试不爽,能塑造人物情感的情节,比如孔子葬母的感情戏,孔子见南子的绯闻传出来的合理性,都有考虑。尤其是南子案件,就是孔子和国际大美女南子见面,结果引起弟子的猜疑。陈汗觉得这的确是造谣,因为他们有不正当关系的可能性不大,至于理由,他会在剧本中找到的。
总之,陈汗强调,最后出来的孔子肯定是符合所有人心目中的孔子形象。而他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形象虽然另有所出,但是他不会在电影中夹带私货。
据悉,这次和陈汗对谈的另一位嘉宾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女学者蒙曼,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过武则天,素有“小于丹”之称。这是蒙曼第一次在媒体谈对孔子的看法,谈话过程中,蒙曼也表现出深厚的历史素养,让人如坐春风。
9月7日,吴宇森电影《赤壁》的编剧陈汗亮相湖南卫视《零点锋云》节目,谈自己目前创作史诗电影《孔子》剧本的心路历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