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百八十篇    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2009-12-23 09:53:39)
标签:

红山文化

人面形玉饰

管状器

红山文化玉器

玉玦

分类: 红山文化遗址

    赤峰市林西县境内遍及着诸红山文化遗址,如双井店乡白音长汗、双井店乡公益阁村沟门、下场乡半拉山、十二吐乡苏泗汰村锅撑子山、南沙窝子、大川乡柳树林、大营子乡土庙子村、五四公社水泉大队等,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和石雕器有管状器、玉锤、玉锛、玉玦、人面形玉饰、石人像、石雕兽等(见图1至图13)。

    众多遗址中,最著名的应为白音长汗遗址。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村南约0.5公里、西拉木伦河北岸东山坡上,1986年修建平双(河北省平泉县-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公路时发现,距今8000多年。遗址现存面积10万多平方米,发掘地段集中于遗址西侧山岗的缓坡地带。此遗址文化内涵包括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南台子类型、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赵宝沟文化西荒山类型、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五个时期七个类型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为同时期其他遗址所仅见。白音长汗遗址经1988年、1989年、1991年三次发掘,揭露总面积7257平方米。其中,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有两处环壕聚落,并列分布在同一坡面上,每一处聚落内有成排布置的房址30座左右、灰坑33个、附近并有同时期墓葬6座,布局井然有序。白音长汗聚落址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平面略呈方形,多数前宽后窄,但相差甚微。后壁平直,前壁略向外弧出。门道朝向东北,大多数房子由于门道处在低坡,距地表甚浅,多被破坏。室内中部为居住面,其范围:左右两侧各分布至距壁约1米处,有明显的泥垄作分界,前边至前壁大约也有1米多,后边则直抵后壁。较好的居住面用黄泥涂抹,并经烧烤,发黑有光泽,仅一层,厚薄不均。周边系原生黄土夯实,表面不甚平整。居住面中央为石板围砌的方形灶址,别具特色。室内目前发现柱洞甚少。遗物丰富多彩,种类多,富于变化,为研究原始社会时期聚落考古和社会组织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林西县境内已发现多处细石器文化遗址,最有代表性的是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现在的林西县城南3公里处,嘎斯汰河南岸的锅撑子山,总面积1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1957年8月,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教授率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专程来林西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进行调查和重点发掘后定论,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有“更新期蒙古式堆积层”(即黑沙土层)之上的文化遗物散布。遗址分布有8处,大型石器有石磨盘、石耜等,中小型石器有双孔石刀、石斧、石环、石锤、石磨棒等。

    暴露在地表的陶片,早期多为羼砂、灰陶,火候较低,纹饰有细绳纹、划纹、按纹、附加堆纹,以无纹素面者居多。根据出土的石耜、石磨盘、石刀等农耕用具推知,当时已有谷物种植,原始农业已经在我国北方出现。另有东西樱桃沟细石器文化遗址、太平庄细石器文化遗址、林西镇西门外细石器文化遗址和五十家子镇石门子、二道弯子、孤榆树、东边墙、西耳子、朝阳水库等细石器文化遗址,都曾出土大量的石斧、石耜、石铲、石锛、石锄、石核等。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玉管状器 6.6厘米,直径2.1—2.2厘米,孔径0.6厘米。林西县老虎石沟东队后山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林西县博物馆收藏。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玉管状器   兴隆洼文化  左:长3.64.4厘米,直径2.1厘米,孔径0.8厘米;右:长3.53.8厘米,直径1.55厘米,孔径0.40.7厘米。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3  玉锤  通长13.4厘米,柄宽6.2厘米,锤头宽7.6厘米,柄厚4厘米,头厚6.2厘米。林西县五四公社水泉大队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林西县博物馆收藏。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4   6.8厘米,宽2.43.9厘米,厚1厘米。1973年林西县大营子乡土庙子村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林西县博物馆收藏。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5玉玦   兴隆洼文化  直径4.24.4厘米,孔径0.91.5厘米,厚1厘米。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遗址4号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6玉玦  兴隆洼文化  直径2.93.1厘米,孔径0.7厘米,厚1.21.4厘米。1989年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遗址2号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7  玉蚕  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8  人面形玉饰   兴隆洼文化 5.8厘米,短径4.4厘米,厚0.20.6厘米,孔径0.3厘米,黄褐色,叶腊石质。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27号探方第二居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9  石人  兴隆洼文化,高65.5厘米。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出土,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博物馆藏。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10  石人  兴隆洼文化,长16厘米,宽11.5厘米,高35.5厘米,1989年出土于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遗址,林西博物馆藏。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11 雕半身人像  1984年林西县西门外出土。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12 雕半身人像  1984年林西县城关西山出土。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第四百八十篇 <wbr> <wbr> <wbr> <wbr>赤峰市林西县诸红山文化遗址、遗物  

13  石雕卧兽(熊或猪)  兴隆洼文化,长26厘米,高12厘米,宽16.8厘米,出土于赤峰市林西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