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百零七篇   红山文化玉棒形器

(2008-12-03 09:49:58)
标签:

红山文化

文化

考古

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

分类: 红山文化文物器型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出土一种特殊类器型的玉器-玉棒形器(见图1-3)。这种棒形器为细长的棍棒形,中间粗两头细,有的一头平齐一头尖锐。这类玉器器型一般较大,多在20-30厘米之间。

    这类玉器的功能,专家们说法不一。

    有的认为应是敲击的工具,其功能与玉环相似,属于萨满所用的声响类的法器。这是因为,在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周围,常见一种彩陶筒形器,出土时大多破碎,这可能是与玉棒形器配套使用造成的,即在举行祭祀仪式时,把玉棒形器和彩陶筒形器作为萨满行神事的乐器,以玉棒形器敲击彩陶筒形器,从而导致筒形器破碎。

    有人认为,它是神职人员司职的神器和法器,原始宗教体系—巫教的神职人员(巫)借助它来“绝地天通”,并以此来维系氏族或部落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祭祀观念。

    有人则认为它是一种对玉器进行细加工时所用的工具,比如在加工玉器表面的凹槽时,以棒形器蘸解玉砂,沿沟槽顺向磨擦,使沟底与器表平缓过渡,并以此掩饰粗加工时所留下的刮磨痕。

    有人认为它是红山先民洗澡用的搓石,是沐浴用具。这种搓石在西汉时期普遍使用,多为圆形和长条棒形,质地粗糙,重量很轻,适于沐浴时搓去身体污垢。1994年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就出土了这种搓石。红山先民早于西汉几千年就开始使用这种用具了。

    棒形器的用途众说纷纭,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有待于研究。

第一百零七篇 <wbr> <wbr> <wbr>红山文化玉棒形器

碧玉棒 29.8厘米,直径3.5厘米。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好鲁库出土,内蒙古博物院曾展出。

第一百零七篇 <wbr> <wbr> <wbr>红山文化玉棒形器

玉锥、玉棒   内蒙古博物院曾展出。

第一百零七篇 <wbr> <wbr> <wbr>红山文化玉棒形器

3  棒形玉器  牛河梁第16地点出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