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的教育》之十一月份读后体会

(2008-05-13 19:19: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随笔

《爱的教育》之十一月份读后体会

       雷兴荣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一本陶冶心灵的杰作。这书原名叫"",它包涵着浓厚的情感,后来又译为《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意大利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文章读完之后,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同情弱小,教师对孩子们的一种真情的关怀与疼爱,孩子们对父母亲的体贴,以及父母亲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关心等,这里面的许多画面不正是我们教师所渴望出现的吗?

根据抽签的结果,我主要谈一谈十一月份的读后感想。

十一月共有10个主题内容,扫烟囱的孩子、我的朋友加罗内、卖炭人与绅士、我弟弟的女老师、我的同学科雷蒂、校长、战士、内利的保护人、班级第一名、伦巴第的小哨兵。

扫烟囱的孩子这一片断描写的是他去女子学校路上看到了一幕,让他终身难忘。一个满脸熏黑的扫烟囱的孩子因为三十个小钱掉了,不敢回去见主人,非常害怕,此时几个女学生知道后凑够了三十个小钱给扫烟囱的孩子,这些女孩子有些也不是很有钱,但她们在看到别人有更大的困难时,却长伸出了温暖的手来帮助别人。联想到我们的孩子,我经常看到有些孩子中午不吃饭,为什么?因为上午已经把家里带来吃跑的钱给吃了;我们的班主任也经常听说班上的某某同学的钱被人偷了,等等,所以我们许多的同学不可能象她们这样无私地去帮助别人,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学会理财、自控能力特别地差,可以说是自己都管不好。当然,这些都需要学校与家庭一起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会变得更好、更美。

我的朋友加罗内这一片断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很喜欢加罗内,每当走过他身边时,老师就会像是在拍一头温柔的小牛犊那样,拍拍他的脖子。这体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让人感觉很自然、很真切。我们的老师也会经常拍拍孩子的头,摸摸他们的小脸,等等方式来表达对孩子们的爱,但也有一些老师经常发火,偶尔也会用一些较为“严厉”的爱来对待学生。我想这些都是不对的,我们需要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多走进他们的心灵,也许师生关系也会和书的那样融洽、和谐。

而烧炭工人和绅士这一片断是十一月份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部分。卡洛·诺比斯和贝蒂之间发生的争吵,自知理亏的诺顿比斯冲着贝蒂大吼道:“你色爸是叫花子!”而当诺比斯的父亲知道这件事以后,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绅士而看不起穷人,坚决要求儿子向贝蒂道歉,并与贝蒂的父亲握手,两个孩子也和好如初,这件事的背后折射出绅士父亲对自己孩子的严格要求,这也正是我们当前在教育中碰到的一大难题。

这件事让我想起来我们二年级两个家长发生的一个故事,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我在十五里吃早餐,这个早餐店是二年级徐芳颖的母亲所开的,当时我在吃的时候,二年级樊慧扬的母亲领着孩子来了,说是徐芳颖打了她女儿,而徐芳颖说樊慧扬抢了她吃的东西,所以才打她,而樊慧扬的母亲说自己的女儿是班长,不会这样做的,要求道歉,而徐芳颖的母亲说是你的孩子抢我孩子吃的东西,为什么要道歉?樊慧扬的母亲便要求徐芳颖的母亲立刻和她一起到学校把事情问个清楚,而徐芳颖母亲是做早餐的,那时候最忙的时候。当时樊慧扬的母亲很凶,好象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说谎,自己的孩子是不会骗人的。后来到学校一问,真的是她的孩子抢了人家吃的东西,她就笑笑,不好意思地走了。

所以,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我们的一些家长的素质是太差了。对孩子要求不严格、不好好管教孩子,除了给钱什么也不管。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一些家长只顾自己玩,不过问自己孩子的生活,五联我就碰上一这么一件事,当时张西云老师班里有个叫周青青的孩子,第二天早上上学了孩子没到,张老师骑自己车到他家里去一看,父女两还在床上,一问才知道头一天晚上周父赌博到凌晨三点多,妻子在外打工,女儿一个人敢睡,就抱在怀里继续赌博。这就是我们的家长,这样的家长真让我们的老师感到无奈,怪不得有人说五小于二,我们五天的教育抵不过他们在家里呆的两天。

我弟弟的女老师这一片断中的小奖章引起了我的思考,说的是贝蒂在学校获得过一枚小奖章。虽然是一枚小小的奖章,只是老师对孩子最简单的表扬、奖励式,却是老师对孩子最好的肯定与赞赏。我想起了以前在五联的时候,徐桔芝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每到周五,她便会剪一些大红花或是五角星,对一周来表现较的孩子进行奖励,你仔细看看这些胸上别着大红花,或是额头是贴上一个五角星的孩子,他们的走路的时候是挺直了腰,昂着头,生怕别人看不见他脸前的大红花或是额头上的五角星一样,那架势绝对不比那些从总统手里接受勋章的士兵差到哪里去。

为什么?因为根据儿童的特点,他们是喜欢被表扬的,是喜欢得到老师的肯定的,如果我们的老师经常采用多种方式来表扬我们的孩子,发与他们身上存在的闪光点,那们孩子是会朝好的方向发展的。相反,如果经常批评他,骂他,久了便会产生自暴自弃的现象。

这些日记,我觉得最能体现爱的是十一月写得《我的母亲》,这篇日记写的是父亲对恩里科说母爱。有一句话,我铭记在心中,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情感就是母爱,所有肆意践踏它的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511日,是母亲节,我相信我们的许多老师都为自己的母亲献上了深深的祝福。去年我生了个千金,母亲便下来为我带小孩了,虽然她放不下在乡下的老父亲,放不下乡下的那个家,但为了我和妻子能够过得舒服一些,毅然来到城里来帮我带小孩子了。所以,母爱是最伟大。借这样的机会向在座的母亲和将来的母亲问声好,你们辛苦了!

我的同学科雷蒂这一片断中,让我感觉到了科雷蒂对父亲的体贴,愿意帮家里做点事情。而他边干活边学习更是让我觉得我们身边这样的孩子已经太少了,不要说自己学习,记得上个星期我布置了4道方程,还没有教到,我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预习或是向高年级同学请教的方式来解决,结果都让他们做成递等式了,后面的内容还是乱七八糟的。

班级第一名中描述的德罗西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成绩好,更难容可贵的是:他英俊的脸上满是笑容、副踌躇满志的神情;看到他自信地、从容不近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看到他彬彬有礼换来了所有人对他的喜欢,我的烦恼和嫉妒就烟消云散了。我想已经有了自己孩子的老师无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这样德、智双全,充满自信,心胸开阔,彬彬有礼,招人喜爱的孩子吧?那么让就我们把这份心也放在我们班级的孩子的身上吧,也许经过你、我、他的努力,我们也能培养出这样的优秀的孩子来。

伦巴第的小哨兵这一片断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孩为了自己国家的战役胜利而牺牲真实事件。故事是发生在1859年,伦巴第的解放战争期间,在索尔菲里诺和圣马尔蒂尼战役中,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打败奥地利人的几天后,在六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有一小队萨卢佐骑兵正在向敌人前进,他们在观察敌情的过程中发现一个12岁无家可归的小男孩,他们的军官要求男孩做他们的侦察兵,男孩爽快地答应了而且没有要报酬。而男孩因为侦察中中枪死亡,军官觉得对不起他给予了他军队的荣耀:以军队的仪式安葬。命令发出之后,黄昏时一队狙击兵全部出发来到小孩的遗体旁,纷纷举起军刀向他致敬,还有许多狙击兵摘下花朵撒在尸体上,甚至有一个上校把自己挂着的勋章投了过去,以及另一个上校走近去吻他的额。而小孩卧在草地上露出苍白的笑脸,好像是听到许多人的称赞,很满足于自己为国牺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没有什么过多的评论。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淡淡的忧伤加上无处不在的无私,透露的是小孩的天真以及为国争光的荣耀感。故事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傲人的修辞,只是以平常的记录性的方法,但从中却体现出一个国人愿为自己的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那种精神。一个小孩都可以为国家如此更何况其他人呢?从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出国外是以实际行动来言传身教,实践多于死读;而中国却是读死书很少实践,这也许也是我们的教育与国外教育的一种差距。       
     
《爱的教育》的确是一本使人受益非浅的书,整本书都透着一股浓浓的爱,孩子间相互关心,老师对孩子的爱,家长对孩子的爱。看后使我更加懂得如何去与人相处,如何去关爱他人,而我也会把这种爱,带入到我的课堂中去,带入到我的工作当中去,带入到我的生活中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