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在估值谈判中的奥秘
(2008-12-19 17:12:43)
标签:
估值vc期权对赌财经 |
分类: 融资讲堂 |
作者:桂曙光
创业企业家,很清楚企业每年可以创造多少收入、多少利润。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格吗?
对企业的估值,是创业企业引进风险投资(VC)时绕不开的关口。VC一方面要对企业的业务、团队、规模、发展趋势、财务状况等因素感兴趣;另一方面,也关注企业的估值——这和我们在市场买东西的道理一样:满意产品质量和功能,还要对价格能接受。
价值评估,是资本市场参与者对一个企业在特定阶段价值的判断。对非上市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的估值谈判,极富挑战性。其过程和方法,隐藏着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奥秘。
企业家对估值认识的误区——企业价值≠权益加总
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家,往往错误地认为:VC一定会要求被投资企业要有多少固定资产、多少净资产,以此权衡企业是否有投资价值。按照他们的一般思维,将会计报表上的各项权益加总,就得到了企业的“总价值”,最多,再在净资产的基础之上溢价。然而,对于很多初创企业,或者对于没有太多净资产的成熟企业的企业家来说,融资的时候常会困惑:估值多少?才会让VC接受,而自己又不“吃亏”呢?
另外,有些早期企业可能已经投入了很多资金,但业务还没有开展起来。于是,创业者便认为:我的企业价值,至少要比我已经投入的资金多吧?!
然而,资本市场上的VC却不是这种思维。VC并非单纯购买企业的资本,更不是承担企业的盈利能力(潜在盈利能力),以及企业成长空间。所以,VC眼中,企业的价值绝不是简单的“权益的加总”,或投入的“沉没成本”。因此,VC通常用“P/E倍数”(见下文)的方式对企业估值,或用现金流贴现方式对企业估值,而非简单的“权益加总”。
案例
A游艇休闲俱乐部创立了1年左右,老板已经投资2亿元人民币,并进行了一些前期规划、关系梳理、海域租赁等方面的工作。但是,因为企业目前尚未发展会员,也就没有任何业务收入。俱乐部的财务人员了解一些常用的估值方法,但认为都不太适合用在他们企业身上。更重要的是,公司前期已经投入了2亿元资金,估值如果少于这个金额,老板绝对不会答应。笔者给的建议是:先按常规的估值方法做出一个估值,去跟投资人谈,但是以已经投入的资金额(2亿)作为底线。
其实,企业在和VC进行估值谈判时,完全可以撇去各种看似纷繁复杂的财务估值方法,先认真地自问:企业是不是一定需要VC的资金?没有这笔资金企业就无法长大或者活下去了吗?另外还要换位思考:VC不投资你的企业,是不是活不下去?他的资金是不是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投资了?
企业如果和VC达成3、5年的长期合作,那么,即使在估值上有所让步,这点所谓的损失是微乎其微的。因为VC的资金及其他增值的服务,能帮企业把蛋糕做大。对长期合作而言,投资协议上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条款,可能对企业家更为重要,这些条款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影响更为重大。企业家为使VC在其他条款上宽松友好,而在估值上做些让步,这是值得的。
VC估值的一个最基本前提——回报要求
“企业估值”看似深奥和神秘,但实际上,有时这些估值方法出奇地简单。
VC通常用反推的方式,以“投资回报倍数”估值。比如,VC对早期投资项目的回报要求是3-5倍。10倍是不是看起来有点暴利?下面的标准的风险投资组合可以做出解释(以10个投资项目为例):
·4个失败
·2个打平或略有盈亏
·3个2~5倍回报
·1个8~10倍回报
尽管VC希望其所投资的企业都能成为下一个微软、下一个google……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只有百分之一甚或万分之一的机会,才能投资到这样赚几百上千倍的企业。现实中,VC通常要求在成功投资的企业赚10倍或者更多,来弥补其他失败的投资。
假设:VC投资一个早期企业,4年后,该企业以1亿美元上市或被并购(这是目前类似企业上市或并购的平均估值),并且假设期间没有后续融资。运用“10倍回报”的原则逆推,VC对企业的投资后估值就是1000万美元。如企业融资额是200万美元,并预留了100万美元的期权(给职业经理人团队),VC对企业的投资前估值即为700万美元。
VC对初创企业估值的经验范围,大约是100万美元~2000万美元,通常的估值区间则是300万美元~1000万美元。通常,初创企业第一轮融资金额是50万美元~1000万美元,出让的股权比例约20~40%。
企业最终的估值,除受“预期回报倍数”影响外,也会受到VC间竞争的影响。如果目标企业被很多投资人追捧,那么,有些投资人可能会愿意降低自己的投资回报率期望,以高一点的价格拿下这个投资机会。
案例
笔者曾为B医药技术公司操作第一轮VC融资(约500万美元)。该公司在找笔者寻求融资顾问服务之时,正在跟国内知名风险投资公司L Capital谈投资事宜。但尚未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VC经过6个月的调研、沟通后,仍未表达明确的投资意向。笔者接受B公司委托后,在1个月内,将其推荐给国内最知名的几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元投资基金),这些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其中S基金在跟B公司创始人见面之后的第二天就出具了投资意向书,他们甚至愿意投资1000万美元,P/E估值倍数为10倍。另外,G基金报价也是1000万左右,但给企业的P/E估值倍数为14倍!这个倍数是在国内VC投资领域比较罕见的高倍数。
当然,这些消息没有逃过L Capital的眼睛。他们很快就找到B公司创始人,立刻出具了一份非常优惠、友好的投资意向书。虽然价格比S基金和G基金都低,但其他条款上非常宽松,而且企业家也认为L Capital的合伙人比较容易沟通,也不“贪婪”,最为重要的是,L Capital的国内资源可以对B公司业务上有更多帮助。
最终,B公司----这个被VC追捧的香饽饽,经过综合权衡,最终选择了L Capital这个相对满意的合作伙伴。
下接“VC在估值谈判中的奥秘(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