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授 井底之蛙 审题 立意 范文
(2012-10-06 10:54:39)
标签:
杂谈 |
万马齐喑离我们有多远
那是一个值得人类喝彩的时代。落后、动乱、冷兵器统治一切的时代,本该是肃杀的黑暗的,却在这样一种黑暗中开出了闪耀千年的思想之花。那是一个属于诸子百家的时代。
中国人觉醒得比世界早,还是充满了斗争的野蛮大地上生长出最原始的哲学花朵,不是一两朵,而是漫山遍野的千万朵。可是有一天,哲学教授来了,他让所有人闭嘴,他指使秦始皇焚书坑儒。告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知怎么,繁盛凋敝于沃土,禁锢生长于盛世。历史上回荡着的,只有这位哲学教授大谈孔孟的声音,他说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他说修生治国齐家平天下。他告诫千万学子道义,他身后的统治者却行暴政,他自诩天朝大国,他身后的国门被坚船利炮轰开。
中国的积贫积弱总是难除的病,并不仅仅因为单一脆弱的小农经济,而是有那么多书生,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既不能投笔从戎,也不能振臂高呼发出中国的声音。他们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谈家国之论,却无法站在土地上创造进步。思想禁锢保住了皇帝的宝座,丢掉了整个国家。
到了今天,我们总谈论思想自由学术开放认为万马齐喑的时代早已过去,现代人的优越感油然而生,但事实上我们仍徘徊在学术崇拜的怪圈里。多的是跟着教授做实验的学生,多的是空谈理论旁征博引的“人才”。我们仍然缺乏像乔布斯那样大胆实践的革命者,我们仍然缺乏像袁隆平那样扎根土地的实践者。
的确,我们有马云,创造了淘宝,但哪里是自豪呢?十三亿中国人中只有几个如马云一般的人,跳出了学术怪圈.剩下的大多数,仍然是那个夸夸其谈的哲学教授的门徒.井底之蛙尚有独特见解,新中国未来的栋梁却只知纸上谈兵?
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都以势不可挡之力度支持了社会生产.思想最终还是要回归土地,孕育了思想的经济应当受到思想的推动.你既然手持利剑,何不用来杀敌呢?你既然拥有头脑,何不用来思考?你既然拥有思想,何不用来创造价值?
菲茨杰拉德的美国梦碎了,他唤醒了更多人,海明威自毁了,他支起了民族精神。
你的思想正是新的,为何让他成为枷锁?释放思想让社会的土地得到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