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质量管理 |
回来后自己重新整理的: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公司在这里召开检验员座谈会,这是公司领导对我们检验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为在座各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首先作下自我介绍:我叫***,今年26岁,,目前在中质成套设备公司质检处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毕业后一直在**工作,作为一名老检验员,经验之谈不敢当,借此机会跟各位同事切磋一下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就我个人的见解,总结了三点和各位同事共勉:一是转变角色,适应企业生存环境。当我们踏入质检处的门槛,我们就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检验员,,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就是通过努力工作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当然调整的不仅是知识结构,还有素质、观念等各方面。就我们所从事的岗位来说,需要的知识是专业的、务实的,而不是泛泛而论、夸夸其谈,我们得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向老的检验员学习,通过多看多想多问多做,千方百计的把自己不会的学会,努力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环境和内容;为什么在转变角色的同时首先转变观念呢?因为我们是质量把关者,有着自己的职业道德,有着自已的工作标准,作为生产部门为了公司的交货率可能有时候会要求我们适当地放宽些条件,这个时候在效率和质量方面,我想大家肯定要选择后者,这就是质量所赋予我们的责任。
二是责任心,以前记得刚做检验员时看到过一篇文章中关于质量的定义:质量=良心+责任心。非常通俗的一句话。但感触很深,责任心是什么?责任心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做质检工作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挑刺,找毛病的,在工作中去发现一些不符合的东西,然后把它挑出来,再进行报告,分析,处理解决,然后再预防、防范等等。而且天天如此,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也就不简单了。“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送与在座的共勉。
三是预防与过程控制,今年质量月活动的主题就是“强化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相比于去年的主题 “零缺陷”,感觉今年的更容易操作些,“零缺陷”只是一种管理的工作标准,而过程控制就是指导我们工作的一种方法,首先是预防,作为加工制造行业,如果产品在生产出来后再发现质量问题,即使再怎么“亡羊补牢”恐怕也已经“为时已晚”,所以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其次在车间开展质量意识方面的培训活动,增强员工质量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检”“互检”的意识,让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产品。再者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因为制造过程是产品形成的直接过程,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过程的有效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产品出现不合格。
以上只是一点个人心得、体会,当然,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或许说的还不够好,请大家原谅。
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