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蒙古极端民族主义组织“达亚尔蒙古”核心成员一

标签:
达亚尔蒙古凤凰周刊楷体纳粹杂谈 |
http://res.news.ifeng.com/attachments/2010/11/19/492773f1e0493073afeb23df7abe5d27.jpg
图为“达亚尔蒙古”下属组织——“新纳粹主义”成员群像。
http://res.news.ifeng.com/attachments/2010/11/19/1056cb7e71237c86aa344a1166673a2f.jpg
“新纳粹主义”常聚会的场所
http://res.news.ifeng.com/attachments/2010/11/19/246e5f297e1e4ffc3a47070e1e797f17.jpg
图为“达亚尔蒙古”下属组织——“新纳粹主义”成员群像。
“作为蒙古很负责任的男人, 我们应该出面”
《凤凰周刊》2010年32期 《凤凰周刊》 周宇 段宇宏
[内容摘要]:“面容冷峻、身材高大魁梧的两位‘达亚尔蒙古’出现在酒店时,空气为之凝固。二人均三十出头,身高均超过180CM,浑身装扮一丝不苟,像准备登上露天大舞台的摇滚歌星,又带有强烈军人气场:一位身着黑夹克,额扎黑丝巾,蓄披肩长发,另一位身着浅色夹克,梳大背头;除胸前硕大而银光闪闪的“卐”字项链外,两人厚底皮鞋上均缝有一个巨大而清晰的皮质“卐”标志。”凤凰周刊记者专访蒙古极端民族主义核心成员。
10月5日中午1点10分,距《凤凰周刊》记者离开蒙古还剩最后几个小时,有“蒙古新纳粹”之称的“达亚尔蒙古”终于现身,两位核心成员抵达乌兰巴托ANSAN酒店。
约定的时间是中午1点30分,《凤凰周刊》记者在蒙古两周采访中,他们是唯一不迟到的人。
对中国人来说,“达亚尔蒙古”这个显赫而又神秘的组织,除了遭其殴打和警告,几乎没有任何接触的机会。为探寻该组织面目,《凤凰周刊》记者用各种渠道反复联系沟通,得到的答复均是“不愿见任何中国人”。
接连挫败,让本刊记者私下抱怨,“连两个中国普通人都不敢见,他们有种么?”此话激起当地一位临时充任翻译的女学生的义愤,她不断打电话、发短信,希望他们能为蒙古男人争回脸面,依然无果。
不过就在记者订好机票,准备动身时,转机意外出现。据称“达亚尔蒙古”的核心成员中,两位比较温和的愿意接受采访,但中间人对他们的姓名、身份一无所知。为避免麻烦,本刊记者特意找来一位男性翻译,但那位蒙古女学生,执意要在现场亲睹他们的“风采”,尽管她有可能因与中国记者在一起而遭剃头的危险。
面容冷峻、身材高大魁梧的两位“达亚尔蒙古”出现在酒店时,空气为之凝固。二人均三十出头,身高均超过180CM,浑身装扮一丝不苟,像准备登上露天大舞台的摇滚歌星,又带有强烈军人气场:一位身着黑夹克,额扎黑丝巾,蓄披肩长发,另一位身着浅色夹克,梳大背头;除胸前硕大而银光闪闪的“卐”字项链外,两人厚底皮鞋上均缝有一个巨大而清晰的皮质“卐”标志。
两位“达亚尔蒙古”对微笑着迎在门口的记者和翻译只略微点了下头,便径直步入客房,端坐沙发上。还未开口,二人环视了一下四周,迅速发现问题:酒店双人床的床头柜上,像蒙古所有酒店一样备有安全套。黑衣人手臂一伸,命令男翻译立即把这个“东西”从他们眼前拿开。
翻译被要求把所有问题当面先念一遍,他们要商量后才决定是否接受采访,至于他们个人的身份,以及他们的组织,一概拒绝回答,他们仅是代表组织与中国记者交谈。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过程中,长发黑衣人始终一脸严肃,没有任何笑意,浅色大背头只在与同伴商量时,才有过两次豪迈爽朗的笑声。
对中国记者,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眼神交流,一切拍照要求统统回答“不行”。对一旁围观的那位蒙古女学生,他们始终视若无睹。采访结束,两人走出客房后,只与男翻译握手道别,并对他慰勉几句,随即大步走出酒店,登上轿车转瞬离去。
凤凰周刊:请简单介绍达亚尔创办和发展的历程。
达亚尔:达亚尔成立于13年前,是根据蒙古国法律成立的合法NGO。董事会当时5名成员,5个人下面有9个助理。从那之后达亚尔从未间断,一直延续。
直至今日,14个人一直没有变化。不同的是现在有了专门的对外交流部门。与外界的交往更开阔了一些。至于会员和支持者的具体数字,是从不对外公开的机密。
凤凰周刊:达亚尔与蒙古其他类似组织的交流情况如何?
达亚尔:蒙古有类似目的的组织的成员,很多都是从达亚尔出去,所以一直都有关系和交流。我们做事的时候互相商量,就像一个国家的不同部门一样。达亚尔是其中的领先者。我们之间观点没有分歧,目的相同,只是在不同领域做事。
凤凰周刊:13年前什么样的想法令你们创办了这样的组织?
达亚尔:13年前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何建立了组织以及到现在发生的事情,都不属于我们该说的范围。所以我们不能回答。
凤凰周刊:现在达亚尔的目标是什么?
达亚尔:现在目的很明确,不管哪国人来蒙古,一旦发生不合法行为、不入乡随俗,达亚尔就会去当面解决问题。
凤凰周刊:以什么样的方式出面?如何解决?
达亚尔:达亚尔出面的次数很多,每次情况都不一样,会看清楚再处理。首先是用法律手段,或是出具书面通知等。如果这样的方式得不得尊重,我们会采取其他手段解决问题。但我们不会使用暴力,会使用合法的手段。
凤凰周刊:外国人在蒙古主要有哪些不合法行为?
达亚尔:首先,外国人来到蒙古,蒙古人会当成客人对待。但外国人是客人不是主人,因此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比如有些中国人在蒙古开饭店,对蒙古人不友好,他们没有资格强迫蒙古人吃、不吃就叫你滚。据了解,餐饮业、建筑业只要老板是中国人,几乎都不遵守法律。作为客人,他们应该尊重蒙古的习俗、警察和法律。比如来蒙古打工,肯定要先签订劳动合同并遵守。如果合同与蒙古的法律冲突,就应该按照法律执行,但很多中国老板、打工者不予遵守。
凤凰周刊:达亚尔董事会成员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社会身份如何?有没有学习法律的人?
达亚尔:14人中,有3人是公开的,可以对外交流,其他人是不公开的。有些成员是学法律的,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会存在。
凤凰周刊:14个人中,观点有没有分歧,比如对待中国人的态度有没有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区别,以及对待暴力的态度有没有分歧?
达亚尔: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观点没有任何冲突。其次,我们的观点是,不管哪国人,来蒙古都要遵守法律,否则就出面。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很多人以为,达亚尔针对中国人,其实不是。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太多,文化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