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城市建设,要让人民成“红利“最大受益者,而不是开发商及官员

(2013-01-23 12:37:46)
标签:

杂谈

  1月16日上午,河南省西华县县委书记王田业在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县委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2013年是城市建设年,要有大突破,建设美丽县城。”何为大突破?难道又要掀起新一轮的大拆大建高潮?
  众所周知,西华县自200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开发建设(尽管财政为此欠账数亿元)。城区面积仅7.4平方公里迅速膨胀至2011年的20多平方公里,道路修到了田野里,商品楼建到了乡村边。农民们的土地和房产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被在该县“遍地开花“的房产商低价拿走,再以超出农民补偿标准几十、上百倍的房产价格卖给当地人。迅即被炒热的房地产市场也炙手可热,房价由当时的几百元每平米一路飙升至现在的3000元左右每平米,赶上了周口、漯河等城市。但在现实中不少西华人不但没有强烈感受到官员口中所说的“幸福感”,反而许多人因为老房被拆,居无定所,不得不多掏几十万元去卖一套鸽笼式的商品房,甚至为了买房,东挪西借,四处举债,负重前行;一部分失地农民生活艰难,重新返贫受穷。与此同时,该县高考上线率连续几年在全市处于倒数末次;在职人员工资增长如“老牛爬坡”缓慢难行。县城建设了8年,无非是高档次的酒店或高层商品房多了,县城公厕、健身娱乐场所、公园等人文宜居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却寥寥无几。县城依然像一个大集市“脏乱差”,路面修补了一次次像“补丁”,大街小巷乱停车、乱调头,违章占道堆放建筑材料、杂物、出店经营等比比皆是。县城除了开发建楼,人文内涵和精细化管理却难觅踪影。

  2013年,西华县城市建设要有那些大突破?笔者认为,无论怎么突破,怎么大手笔,要让西华人民成为城市建设最大的“红利”受益者!李克强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谋划发展与改革,是为了让群众更多受益,最终使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得到红利、收到实惠。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 ,并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稳定。因而,新一轮的西华城镇建设首先要把保障人民的权利与权益放在首位。发展是为了人民,官员更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开发商与政府沆瀣一气坑拆迁户,动辄一屁股坐在开发商一边,动辄动用权力压制、威胁、逼迫居民,满足自己权钱交易之卑劣之事;其次,县城建设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化率、建设人文新景带,增强人文内涵,努力提高人民的衣食住行质量和生活环境;要向文明要效益,着力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要加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注重人文精神内涵建设,提高文明和谐幸福宜居水平;切实造福西华人民,以大公无私的廉政德行致力于建设美丽西华,以实际行动赢得西华老百姓的口碑!万万不可落下话柄,让老百姓戳脊梁骨或唾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