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卢西亚的骄傲——记 1992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
(2010-10-23 10:27:24)
标签:
诗歌文化 |
分类: 我笔写我心(诗歌) |
《世界图书》1993年第 7期
圣卢西亚的骄傲——记 1992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
江向东
1992 年 10 月 12 日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500 纪年日,绝非巧合的是瑞
典皇家学院也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拉美诗人和剧作家德里克·沃尔科特。
这位来自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中一个面积仅 616 平方公里的小岛国——圣卢西
亚的黑人诗人,一夜之间成为世人注目的新闻人物。他在波士顿大学举行的一次
记者招待会上说: “感到荣幸的是加勒比海的人民,而不是我。 ”
1930 年,沃尔科特出生于圣卢西亚,祖先是来自非洲的黑奴,父亲是位豪
放不羁的艺术家,以画水彩画维持生计,并酷爱诗歌、戏剧和歌剧,但不幸的是
小沃尔科特一岁时便永远失去了父亲。 母亲以教书为业, 同时又是个社会工作者,
业余时间还创作剧本,十分繁忙,所以对 3个子女难免照顾不周,而且脾气也不
太好。多年后已成为名人的沃尔科特在回忆童年时说,他和孪生弟弟与姐姐是在
“一个暴躁的母亲和一屋子书堆中长大的” 。
1941 年,沃尔科特就读于圣玛丽学校,它位于首都卡斯特里郊外 3 英里维
尔吉角的一座军营中。这所教会学校是由一位法国天主教神甫于1890年创办的,
是所专门招收11 至17岁的男子中学,历来采用英国式教育方法,要求每位学生
都必须具有诚实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到目前为止,这所学校
已经造就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除沃尔科特外,还有一位便是 1979年诺贝尔经
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 。
西印度群岛的文化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哥伦布于 1498 年发现了这片
位于风光旖旎的加勒比海中的群岛,在此后的数百年里,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都
曾经先后统治过这里。西印度群岛这段独特!的历史使得当地文化既包含了西斑
牙和法国的浪漫情调,又富有英国的贵族气息。圣玛丽学校也不例外,莎士比亚
剧作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独特的文化背境和遗传因素使沃尔科特自幼喜爱诗
歌。少年时代,他经常独自一人来到海边,在落日的余晖中久久凝视着蔚蓝色的
加勒比海。碧海、蓝天、白云、黄沙,在他眼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而在他
胸中,一股创作激情不停地涌动,每当此刻,他就立即跑回家,把这种感受化为
美丽的诗句。
不过当时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无人赏识他的才华。
1948年,沃尔科特来到牙买加的西印度群岛大,学念书0 1953年,他移居
特立尼达,在那里教授拉丁文、法文和英文,并成为当地报纸的记者及戏剧与艺
术评论家 0
的许多早期作品,如“蒂一琼和他的兄弟们”便是在那时创作的。与此同时,沃
尔科特仍对诗歌创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始终没有停止写诗 0
集《绿夜》终于使他一举成名。此后他又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如《幸运的游客》 、
《另一种生活》 、 《仲夏》等等。
1970 年,沃尔科特移居美国,受聘于波士顿大学,担任戏剧创作与理论研
究方面的教授。同年,他的剧本《猴山之梦》为他赢得了剧作家的盛名,后又被
美国 NBC 电视台拍成电视剧。他的剧本《最后的狂欢节》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
摩皇家剧院上演时获得极大的成功01988年,他被授予英联邦女王诗歌金奖,这
项金奖自设立以来一直只授给英国人,僵沃尔科特发自内心的呼喊,连挑剔的英
国人也不得不为之倾倒。
但是, 真正使沃尔科特享誉世界文坛的还是他于1990年出版的长篇史诗 《奥
梅罗斯》 。
之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手法,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他所热爱的加勒比
故乡的文化和风情。
岛的景观与古老传说的神秘背境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他堪称当今世界最伟大
的诗人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艾伦说: “沃尔科特在这部史诗中写的是海,
可他把美丽的加勒比海文化和历史贯穿其间,产生了莫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沃尔科特也因此被西方文学评论家誉为“当代的荷马” ,而圣卢西亚人则把他视
为“圣卢西亚的骄傲” 。
在沃尔科特看来,不存在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秘诀和妙方,也许唯一
的秘诀在于他对创作的热情。他每天黎明即起,从早上5时一直写到中午方才搁
笔。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不停地写作。在沃尔科特的作品中
有三个永恒的主题:故乡加勒比、英国的语言诗歌和他非洲的根。近 20 年来,
他基本上住在美国, 但每到夏季他都要回到家乡去重温那久违的乡情和儿时的旧
梦。他说他受到英国诗歌的影响很深,至今他还记得儿时母亲向他讲述莎士比亚
诗句的情景。
好的英语诗人” ,但他从未忘记自己是非洲黑奴的后代,他的诗作中有不少是以
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为主题的。
当沃尔科特得知自己获诺贝尔文学奖时, 惊得目瞪口呆,他说的第一句话是:
“怎么会轮到我?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随后他对不断涌上门来的记者说: “我急
着要找长途电话去加勒比海通知我女儿,现在她还不知道我得奖的事。 ”
当有记者问他获奖后的感受时,沃尔科特说:“最主要的是西印度群岛的文
学终于被世界承认了。 ”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对这位来自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的
诗人作了这样的评价:“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火山岛上的成长经历对沃尔科特的生
活与写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故乡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丰富的伦理观念和文化传
统给这位西印度群岛的诗人以无穷的力量和灵感,他的诗旋律优美,感情充沛,
庄重壮丽,气势磅礴。"沃尔科特则谦逊地说: “我同第三世界其他作家一样,力
求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出入民的喜怒哀乐。 我希望谁也不要把我看成是个有灵丹
妙方的作家。当你沉浸在创作之中时,什么也不能影响你,谁也不能帮助你。 ”
由于获诺贝尔文学奖,沃尔科特可得120万美元的奖金。在谈到这笔钱的用
途时,沃尔科特说:“这是一笔数额巨大的钱,我不得不坐在角落里好好想一想。
我一直想在家乡圣卢西亚有一栋房子和一个工作室。 ”但他又表示钱并不能改变
他的作家身份,什么也不能影响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