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青年对奥巴马太客气

(2009-11-18 19:22:11)
标签:

奥巴马

复旦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杂谈

分类: 杂谈

今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前往韩国,进行他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

作为当选之年就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破常规的这一做法有着现实的无奈。当前,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经济衰退至今仍未消退,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对于一些国际上的重大问题,需要中国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人所共知的,当然,中美两国的经济是如此紧密也是一个现实,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奥巴马的访华,也希望借此次访华机会提升两国的合作水平,使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奥巴马选择上海作为他访华的第一站,有着很多的历史原因,奥巴马也冀望于借前任的足迹来继续发展中美关系,而发展两国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两国青年的交流,因为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代表着国家的希望,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奥巴马抵达上海之时,众人关注的焦点并不是他和上海市的领导进行会谈,而是他在上海和中国青年代表( 确切地说,应该是上海高校的精英们 )进行的对话。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号称精英的青年代表提出的问题却是“温文尔雅”,尤其是那个我在想您是怎么得到这个奖的?还有您的大学教育怎么样使您得到这个奖项?”的问题让人感觉是哭笑不得,说难听一点,真不敢相信这是复旦大学的学生问出的这么弱智的问题。这就是中国青年代表提出的问题,说的不客气一点,这些青年代表根本就没有资格代表中国青年,提出的问题甚至不如美国11岁的小学生对奥巴马的提问,或许题目的标题不该使用“中国青年”一词,因为我们丢不起这人。

难得的一次和美国总统交流的好机会,就这样被这些人给浪费了,实在是可惜。既然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有可能在未来担任领导社会的责任,就应该对当前中美两国的焦点问题有所认识,诸如贸易保护主义等议题,这些问题在这次对话活动中应该有所体现,但令人遗憾的是,连外国媒体都认为应该涉及的问题却没有了踪影,只能说这次的对话是失败的。或许奥巴马应该感谢中国青年的嘴下留情,没让他出现尴尬,不过我想他一定对中国青年的印象不好,因为他之前应对刁难的准备一点都没有派上用场。

而在事后通过一些青年人接受采访的回答中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根本就没有把奥巴马当做是美国的总统,而是当做明星、偶像,因为奥巴马的个人成功经历是很多人所梦想的,正是这样的态度蒙蔽了他们的眼睛,才让他们能问出那么没水平的问题。

不过不要忘了,奥巴马毕竟是美国的总统,他做事的一切出发点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至上,尽管他说的好听,但是要想让他为了遵守自己所说的话,而置美国的国家利益于不顾,那是妄想,也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中国的青年人能把奥巴马首先看做是美国的总统,其次看做是自己的偶像,那么那些没质量的问题就不会出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